一、前言
人生大概都是3年左右一个阶段吧,我把我从大学开始的职业生涯分成三个阶段。
阶段一(计算机领域探索):在学校里积极探索计算机领域各种技术,ACM、安卓开发、IOS开发、java服务端、机器学习等都搞过,然后在即将大四的时候确定了自己想做的方向--大数据。
阶段二(大数据****技术提升):有幸遇到了一个不错的团队能让我一个没有经验的在大数据领域的不断探索,从数据分析到、数据仓库、数据平台也都接触了一遍。并且在这个阶段深入研究大数据技术,提升了技术能力。但平台技术越来越普及,自己也没有非常深入某项技术,于是想深入到业务。
阶段三(深入业务、修炼自身):在字节这种大厂,分工更细,协作更复杂,自己只需要专注使用技术帮助业务。在这里认识到做事的思路、方法,远比技术更重要,于是更多的去修炼自己的软素质。
在字节三年了,是不是又到一个阶段了,写点东西记录一下我的一些思考吧;这个阶段喜欢务虚,讲道理。我的下一个阶段是什么我也在探索,等它发生我再跟你们解释。人生每一步都有理有据、绝不后悔,毕竟我对我的人生有绝对的解释权。
二、理论&实践
2.1 为什么需要理论
世界本身是混沌的不确定的,在混沌中前行,需要确定性——确定的方向、路径。理论能给予这样的确定性,《万有引力定律》让我们能飞向太空,《论持久战》带领我们走向新中国,《老板的饼》让我们确信我们能干成,《leader的规划》让我们知道我们该干啥。理论越是有理有据,带来的信心越足。《万有引力定律》有整个数学大厦背书,《leader的规划》有他对当前阶段的判断逻辑。
2.2 学习的过程
[图片上传失败...(image-e34986-1660465370595)]
DIKW模型:数据 信息 知识 智慧,这大概就是学习的过程吧,其实我觉得没那么复杂,就是按实践&理论来分就可以了,放在这里让你们觉得很牛B。
我们大脑就是一个加工厂,生产资料就是每天工作生活中发生的事(自己工作的事情、刷的抖音、看的书、学到的思维模型、别人告诉你的道理),经过你脑袋的思考加工、归纳总结,形成自己的理论、观点、想法。有些产出用于升级自己的加工厂,有些拿来指导自己的工作;然后产生新的生产资料,验证、完善自己的理论。
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大量的碎片化,加工厂断断续续的开工,可不能产出什么好东西。需要一段属于自己的完整时间来运转大脑的加工厂,形成一个结构稳固理论。
很多时候道理都懂就是做不来,那是因为道理是别人的,你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形成适合自己、被自己所验证所坚信的理论。
2.3 结构化思考
稳固的理论是结构清晰、有逻辑性的。这里介绍一些结构
阶段:事务发展虽然是连续的,受大脑的能力有限,我们需要分阶段去思考,整个事情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是什么样的,每个阶段的重点事项是什么,当前处于什么阶段,下一个阶段是什么样,达到下一个阶段的路径是什么,里程碑是什么。
模块:很多事情可以想象成一个机器,有好几个模块协同工作,每个模块负责的重点事情不一样,但又相互配合,一起让这个机器运转起来。如果需要优化这个机器让效率更高,需要重点提高那个模块。
视角:看待一个事物,我们是没办法看全的,就像盲人摸象,多了解下盲人的观点,或者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更能想的周全。
粒度(层级):事物就像地图,你看世界地图能知道有哪几个大洲,但是你想看城市有哪些区县,你得看城市地图。和别人讨论事情得在一个粒度上才讨论得起来,不然你在说国际局势,我在说收回TW影响我今晚吃什么。
2.4 鸡生蛋、蛋生鸡
理论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但是重要的是你得让这个循环跑起来。对于某个事情你觉得迷茫,就先找个方向先做起来;对于某件事你没有什么看法,那就先确定一个观点再找论据。思考起来吧xdm,犹豫就会败北。
三、技术&业务
我们是做技术的,但最终的收益还是得帮助到业务提升,才是有价值的,我们得先了解业务。
3.1 了解业务
为什么要做这个业务,这个业务的商业逻辑是什么,最终形态会是什么样,当前处于什么阶段,业务现阶段到下一阶段的达成路径,听听《老板的饼》。
业务如何运行的,分为了哪些模块,各个模块是如何协作的。各个模块现阶段的重点,各个模块技术支撑情况,投入到哪个模块杠杆高,让业务发展更好。下一级段业务是什么样的,技术能先做点什么。
3.2 鸡生蛋、蛋生鸡
业务发展起来,面临更大的复杂度,迫使技术进行提升,技术的提升又帮助业务更好的发展。
业务的发展阶段,技术得与之匹配,平衡全局roi。例如业务初期投入大量成本搞技术,结果大量成本会拖垮业务,搞出来的技术也是大炮打蚊子。
3.3 协作
关系是否好对于协作效率还是蛮重要的,关系好咱们快速迭代起来,多多沟通;关系不好就得管控流程,你得都一次性把事情说清楚,进出都有严格的标准,防止扯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