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
上一章跟大家谈了传承的大致情况及黄帝内针的传承脉络,传承是根基,没有传承,其他统统都不好谈,谈起来也没有力量。上章的末尾,我提到了一个做人传承的观念,认为这是一切传承的基础。而作为人的传承,它的核心就是孝悌,所以,孔子在《论语》开篇就谈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欤!”孝悌是仁之本,也是人之本!刘力红博士谈文字很强调它的声音,认为声音是文字的灵魂,这点我非常赞同。就比如此处的仁与人,在声音上我们分不出谁来,都是同一个读音。这是不是偶然的呢?不是的!这里面有很深的涵义。仁与人同,就是说作为人,必须具备仁性,只有具备了仁性方堪称之为人。否则,不能称人。在我们传统的习俗里,为什么骂人喜欢骂畜生呢?!道理也在这里。而仁的根本就是孝悌!这是铁板钉钉的定言!
儒家除了六经之外,还有一部《孝经》在《孝经》的开首就指出:“孝者德之本,教之所由生也。”孝乃诸德之本,是一切教化的开端。为什么教字要用孝这个部首?也是蕴含着上面的意思。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也就能够知道,教育的本义其实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再读陶行知的“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也就明白了它的来处。教由师来实现,过去在师后面都加上父,谓曰师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把师看得似乎比亲生父母还要重。这是中国文化里重慧命过于生命、重道统过于家统的地方。我想,这也正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根本所在吧。
有了对传承的认识,当然最好是有了对传承的感受,下面就可以具体进入黄帝内针法理的讨论。
黄帝内针的法理离不开阴阳,在在处处都是阴阳的体现。因此,这一章的重点将围绕如何帮助理解阴阳的问题来展开。当然,我这里并非想要讲一部完整的教科书,因为有关中医的这些东西,从理论到临床都多得是,针灸的也不例外。而黄帝内针从整体而言,其法理源自《内经》,与后世诸说也都不相违背。只是它干净利落,又如莲之污泥不染,却是今天难得一见的东西。所以,本着黄帝内针的特质,我可能只讲些相对特别之处,而不打算作中医的知识性普及。
黄帝内针——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一)(杨真海传讲 刘力红整理)一、三才
1、人是怎么来的
这个问题要想回答清楚,当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或许博士读完,研究一辈子,也不一定能够很好地作答。因为,整个中国文化似乎都是为了确切地回答这个问题。所以,我这里只打算从易的角度,粗略来谈谈相关的认识。
在《易经系辞传》里有这么一段话:“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媾精,万物化生。”人是万物之一,也是万物之灵。《素问》里还有另外一句话,大体与之相应,叫作“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从上述两段话,可以看到,从普通意义来说,人生命的来源,除了男女,也就是父母的因缘以外,还必须有天地这个条件。这是中国文化也更是中医的生命观。这一点要特别提请各位注意,这是与现今我们生理学上的一些认知所不同的地方。光有生理上精虫和卵子的结合这还不够,还不能生出一个人来,还必须有天地的参与。这就构成了中国文化不同的生命元素。生命不是孤立的东西,一开始就有天地参与其中。《系辞》里还有另一段话,也是在强调这个问题:“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兼三才而两之故六,是说天有阴阳、人有阴阳、地也有阴阳,所以,可以说生命是三凑六合而成!
因为秉持了这样的生命观,所以也就造就了中国文化不一样的生命态度及其医学。中医里面所强调的整体观念,它的源头也在这里。不深入到这里,我们很难认识整体观,也无法理解天人合一。而从这个源头看,完整的生命,本就天人合一!所以在中国文化的生命体系里,三这个数是很特别的一个数。而在黄帝内针的体系,无论从法理还是针道的应用,三都显得异常的重要。
中国文化为何那么强调礼?而且还要克己复礼!这就是要通过规范自身来和合天地。中医有那么多的养生原则,要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这些考量都是建立在生命来源的基础上建立在整体的基础上,在三的基础上。只有这样,生命才能相对稳定。
黄帝内针——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一)(杨真海传讲 刘力红整理)2.三而二之故六
从生命或者物质形态的角度,我们可以看看《老子·四十二章》的一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句话有很多的理解,在以下的环节我也会慢慢地谈到。这里先从字面来看,一和二都没有万物,只有到三才有万物的发生,这是对三的一个强调。所以,中国文化中的三才是非常重要的,孔子这里用了“广大悉备”四个字,也就是无所不包了。
再从简单的数学角度看,一是点,二是线,只有到了三才能构成面,才具有稳定性。三是面,虽然具有稳定性,但还不能构成立体的形,还不能组合事物。而当三而二之以成六后,形体就得以产生了。三而二之,就是三里面各分阴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六合。所谓六合,实际上就是指以形器为主体的世界,用现在的语言就是物质世界。物质世界的东西,包括了生命形态,在《庄子》里面被描述成“六合之内”,这部分是圣人认为能够讨论的范畴,也就是说是语言可以表达的。
三而二之,在中医里面有很特别的表述,就是大家应该都熟悉的六经。六经即三阴三阳,即中医体系的三才之道。所以,它也具有广大悉备的特征。而在中医里面,运用六经体系最娴熟和最完备的,当数东汉的张仲景。张仲景因为《伤寒卒病论》倡导六经辨证,继绝振衰,立挽狂澜,使中医的道统在存亡之际得以延续,因此而得医门孔圣之称。这里我要明确地告诉大家,黄帝内针就是不折不扣的六经辨证,而且也许是更为彻底的六经辨证!因为每一针,甚至是每一个心念都不能离开六经,都不能离开三而二之的原则。三就是三才,二就是阴阳,当然慢慢我们还会谈到一。三二一是黄帝内针的基本纲领,也是她的技术路线,在以下的传讲中,我会反反复复地谈,大家则要反反复复地琢磨。
黄帝内针——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一)(杨真海传讲 刘力红整理)三阴三阳
下面我稍稍展开来介绍一下三阴三阳在中医里面的大致情况。三阴即太阴、少阴、厥阴;三阳即太阳、 阳明、少阳。这里的三同样不离于三才,不离于天地 人的元素。
从人的层面来说,三阴三阳涵括了人体的经络系统,即三阴三阳经。由于经分手足,既有手三阴手三阳经,还有足三阴足三阳经。
具体而言:
手三阴经即: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 阴心包经。
手三阳经即: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三阴经即: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 阴肝经。
足三阳经即: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 少阳胆经。
从天地的层面而言,比较通俗一点的表达就是:风、寒、暑、湿、燥、火,比较 阴三阳说的是六气,六气学术一些的表达是:风木、寒水、相火、君火、燥金、湿土。具体而言:
三阴即: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
三阳即: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从上述三阴三阳的基本名相我们可以看到,在人体层面,三阴三阳牵涉两个方面,一是脏腑层面,是经络层面。脏腑是生命形态的内核机关,而经络的作用至少有两重,一是联系个体生命形态的内内外外,二是作为个体生命形态与天地之间的重要交通。如果用互联网来描绘经络的作用,至少有部分是切合的。
从脏腑的名相,我们看不出它与天地之间有什么关系,心肝脾肺肾,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这些似乎是人与动物所专有。而经络的名相就不一样了,三阴三阳并非人所独有,天地也有这般称谓。所以,从脏腑的层面,除了三焦,其他我们都能从西医那里找到相同的称谓,或者相近的内涵,但是,唯独经络,我们很难从西医那里找到相应的东西。经络,无论从名相还是内涵,都是中医所独有的!为什么在中医行内,会有“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的说法呢?与这个独特性恐怕不无关系。
黄帝内针——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一)(杨真海传讲 刘力红整理)3.三焦
在以上谈到的脏腑名相中,留意的也许会发现,三焦与心是比较特别的。我们先来看三焦,三焦属于六腑,六腑的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似乎都能够在现代医学的解剖学上找到相应的部位,尽管与现代解剖学上的脏器不一定完全相同,但相似性还是存在的。而三焦呢?三焦这一腑在解剖学上我们完全找不到相应的部位。
那么,三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腑?有没有具体的形质呢?这在中医内部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大抵不过有名无形与有名有形之争。我们姑且搁置这些不同,而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三焦,就会发现,三焦与三才实际上是有所关联的。所谓三焦,即上焦应天,中焦应人,下焦应地。上中下,天人地,在人体有相应的各属区域,大致而言,上焦是心窝鸠尾以上的区域;中焦是鸠尾至肚脐神阙的区域;下焦是神阙以下的区域。黄帝内针针法的定位原则,很重要的就是来自三才,来自三焦。所以,我们首先要从区位上来认识三焦的意义。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区分,而实际的情况是三才一体,分之不可分,合又不胜合。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作为天部的上焦区域,这个区域有没有三才?这个区域能不能分上中下呢?一样能分针法的灵活,针法的造诣,针法的千变万化,往往就从这些里面体现。如果单从技法的层面,三才三焦是黄帝内针的重中之重,需要特别留意。
从理上而言,三焦也是很值得琢磨的一腑。三焦属于手少阳经,在六气关乎相火。不过在我的认识中,三焦还不仅仅是相火。从焦的造字看,下面的灬音“标”,意为烈火;上面的隹音“锥”,是短尾鸟的总称。鸟在火上烤,不就是现在流行的烧烤吗?当烤得焦香扑鼻,闻到这股焦香,自然胃口大开。《伤寒论》中,少阳病的主方小柴胡汤善治默默不欲饮食,或许与此相关。将下面的…当作相火似无疑义,那么这个鸟呢?人身上到哪去找这个鸟呢?鸟在中医里其实还有另外的意思,叫作羽虫,羽虫五行为火。因此,焦实际上是两个火,下面的如果是相火,上面自然就是君火了。
黄帝内针——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一)(杨真海传讲 刘力红整理)4.炎帝开创的文明
二火相加为炎,很自然我们会联想到中国文化的始祖炎帝。炎帝据说是黄帝的兄长,中华文明之发端即肇于此。炎帝之所以号炎,是因有火德之瑞,所以,要研究炎帝,要研究中华文明的发端,不能不从火德上着意。
君火以明 相火以位
既有火德之瑞,为什么不直呼火帝而称炎帝呢?这里的涵义甚深,不从这里深入进去,我们很难体会到中国文化的蕴味无穷。
将火分二途,并以君相命名,出自《素问·天元纪大论》,其谓:“君火以明,相火以位。”《素问》对火所作的上述名相及功用上的区分,实在是别开生面。总体来看,大家对火没有不熟悉的。火的作用一个是明能,一个是热能。所谓明能即是光明的来源,光眀照破黑暗,人处在黑暗里,两眼摸黑,什么也看不见。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不知道真实是什么。这种黑暗一是眼前的,一是心里的,眼前的黑暗即是黑夜;心中的黑暗是谓愚痴。眼前的黑夜,灯火可以照亮,白日可以驱散;心中的愚痴则必由智慧的光明方能照亮。
而在此处,在《天元纪大论》里,其以君火来喻此明,君火又系少阴心主,“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所以,君火以明,无疑更强调了智慧光明的面。
那么,热能呢?热除了温暖一面,可以祛散寒冷之外,更重要的作用是它的动能作用、它的变化作用。变化作用体现在很多方面,如能使生物变成熟物,人类文明的其中一个象征,便是由生食逐渐过渡到熟食。另外,几乎大多数化学变化都需要热的催化,而植物的生长更需要太阳提供热能。热的动能作用在现代文明中则是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如蒸汽机的发明,几乎将热能的作用发挥到淋漓尽致。回观人类的文明,每一次大大小小的进步,每一个高高低低的跨越,都没有离开过这两个火的作用!炎帝之所以为炎帝,其意义也就在此了。言至于此,我们似乎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所谓炎,上面一个火,创造了中华的精神文明;下面一个火,创造了中华的物质文明。多么伟大的炎帝!
其实,中华文化讲天人合一,中医讲整体观念,它是处处在在的,我们上面谈到人类的两个文明,在我们身上同样也存在。人的健康为什么要讲心身健康呢?《素问·上古天真论》为什么要讲求“神与形俱”才能尽终天年?这些都是在强调两个文明。而两个文明的实现,就是以君火能够照达三部、相火能够游行三部为前提的。
黄帝内针——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一)(杨真海传讲 刘力红整理)5.上工守神 下工守形
《黄帝内经》中,有关针刺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评判原则,就是:粗守形,上守神。从一般的角度来理解,也就是上等的用针是以神为依据,下等的用针是以形为依据。其实,在中国文化里,不仅针道如此,其他的也是一样。要想达到一定境界,都要从守形上升到守神。我价们可以举《庄子·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这个案例应该是最最鲜明了。在一般的厨子解牛,刀磨过一次,用不了多久就得重磨,这样的用法,一把刀当然用不了多长时间。而庖丁的解牛不一样,他是以神遇而不以目视,这样就能够以无厚而入有间,从而游刃有余。刀用了十九年,还像新磨的一样。这就是守形和守神的差别。
结合以上三焦谈到的君相二火,联系炎帝开创的两个文明,这些在针道里面都有体现。为什么讨论相火的时候要谈位呢?因为相火的作用与位置很有关系。先以热能来说,加热煮饭的过程如果将锅放歪了位置,那么火再大也是煮不熟饭的。而在自然界,同株果树,向阳一面的果实与向阴一面的果实,味道就相差很远。而热在动能上的效应,那更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了。所以,要想充分发挥相火的作用,这个位是很重要的。也就是说,在相火这个体系,它是位用相应的关系。我想,这亦是领悟三焦法理很关键的地方。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对针刺为什么要选穴也就应该能够理解了。穴的位选对与否,实际上就决定了相火在热能、动能、变化等诸多方面所发挥的效用。黄帝内针很强调阿是穴的寻找,“阿是”实际上就是定位!就是定相!就是确定相火的作用!有关阿是穴的具体内容,我会在以后的相应环节介绍,这里有意提出来,是为了先有印象。
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守形就是调整或者确定相火系统的作用。当然,我在这里需要强调,大家必须正确看待“下工”这个字眼。下工不一定不好,下工不一定就水平低。《老子》明确指出:“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应该把守形视为基础,因为如果离开了相火的作用,我们不可能有这个身体。
以上我们强调守形,强调基础的重要,因为这是下手处。但,守形并不妨碍我们追求守神,作为中医人,这毕竟是我们的方向。而实际的情况,形神并不矛盾,形神本就一体,形中寓神,神不离形。守神亦即发挥君火的作用,君火的作用特征是以明,以明与以位是很不相同的。为了感受这个差别,我们以一年四季为例,一年四季其实就是位的变化,随着位的变化,相火的作用也就跟着变化,而与这个变化相应,我们看到了四时不同的万物生长状态,温度与湿度的巨大差别。那么,明呢?明并没有因为位的改变而显出巨大的差别。只要在白天,只要有太阳,它都一般的明亮。
禅门有云:干年暗室,一灯即明!我想这很形象地描述了君火以明的特征。换一个角度看,如果是干年冰川,能够一火即融吗?!当然是不可能的!从以上这个描绘,我们看到了君火以明作用特征的瞬时性,它几乎不需要时间,或者只需极短的时间。在针道里面,尤其在黄帝内针里面,我们经常会用到“立竿见影”这个成语,竿立在阳光下,竿影会立即出现。那么,针刺也一样,针扎进去了,针刺的效果也要立即出现!为什么呢?为什么这么神奇?因为君火本来就神奇!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因此,考量针刺的疗效,能不能立竿见影,能不能犹拔刺也,犹雪污也,犹决闭也,犹解结也,实在是要看看能否发挥君火的作用,能否实现守神!
黄帝内针——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一)(杨真海传讲 刘力红整理)6.心
在脏腑里面,心是更特别的一个。三焦的特别已如上述,仅稍稍地展开,就发现有那么多的深意,而这些又都与针法密切相关。心呢?我记得刘力红博士在《思考中医》里从造字的层面谈了心的涵义,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中国的文化丰富多彩,文字是一个重头戏。文字的历史虽然很复杂,有古文有今文,有这体有那体,但文字的基本精神没变,那就是能够载道。像五脏的造字,肝、心、脾、肺、肾,除了心都有月旁。月为太阴之精,从阴阳的角度,月代表阴;从有形无形的角度,月代表有形。在人体里,肉是有形的象征,所以,月肉相通。为什么五脏除心以外,其他四脏都用了月肉旁,唯独心不用呢?这个问题实际上并不简单,它是我们文化观念的一个缩影。有形必有器,有器就有范围,因此,无形无器也就意味着没有范围!没有范围又是什么呢?是广大悉备!
孔子在《论语·为政》里谈到了“君子不器”的观念,其实不器就是没有办法度量,什么没办法度量呢?天之高犹可量,地之广犹可丈,唯有心没有办法度量!在中医的体系里,心主神明,而神恰恰就是没法度量的东西。《系辞》和《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载“阴阳不测之谓神”一句,亦是很好的证明。传统的各行各业最后都讲心法,我们由此也就知道,一且涉及心法,就意味着不可测度,就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性。为什么我们喜用神奇一词?奇就奇在难以预料!
在黄帝内针的实践过程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前些年,我每年都会花相当的时间在藏区做义诊。一次到青海的贵德县义诊,出现了不少看似不可思议的奇迹。好几个失明失聪多年的患者,针扎进去,竟然马上就能看到、听到,一些疼痛的患者更是针到痛除。当地的一位领导,母亲是西医,当他回家将亲眼目睹的状况说与母亲后,母亲对此表示强烈的怀疑,但对这些熟悉的案例及摆着的事实又无法否定。思来想去,认定必是针中做了什么手脚。于是吩咐儿子每天偷偷地拿走几根针,连续好些天,也没有发现针里有什么破绽最后不得不五体投地,并老实坦白了上述过程。
实在地说,黄帝内针不能包治百病,它也会碰到很多疑难,甚至碰到不能解决的问题。但是,类似上述的神奇,类似上述不可思议的案例,却是数不胜数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从这些现象,我们既看到了经典所言真实不虚,亦能据此判断,针道何以在当年是首选的治法。
可以肯定,针道之所以能够如此,来自于它的守神,来自于它在心上的立意。《素问·异法方宜论》明确指出:九针从南方出。而南方心所主,看来绝非偶然呢!心除了主神明,灵性亦为心之功用的一个写照。《黄帝内经》分《素问》《灵枢》两部,而《灵枢》以谈针道为主。论针而以灵枢为名,其于心之立意, 是很突显的。因此,欲要习好针道,心法实是难以避免的字眼。
心法之不可测度已如上述,不可测度意味着一定程度的不可教授。一方是不可教授,一方是难以避免,叫人如何是好?!所以,一旦到了这个层面的教习,就一定是功在针外了。功在针外,实则是德在针外。传统的各行各业为什么那么强调品行、德行?为什么那么强调积功累德?其实都是为了心法做准备。那么,中医的德是什么呢?是大医精诚!是如何体仁!因此,这又回到了做人的问题,人成则医成,人成则针成,人没有做好,针道一定上不了境界。谈到这里我们应该明白,上工这条路怎么走出来呢?必须这样才能走出来!
黄帝内针——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一)(杨真海传讲 刘力红整理)7.同气相求
三才既是黄帝内针的理法,也是它的方针。尤其是方针部分,我们会在今后的应用环节慢慢呈述,让大家渐渐能够感受到中国文化和中医的一以贯之。而将三才之道落实于理、法、方、针各步,其最重要的个原则,就是同气相求。
同气相求,是《易经》在法理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出自《周易》乾卦文言的九五,其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平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到了《系辞》孔子则将这一概念表述成:“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由以上的不同表述,我们们可以体会到同气的涵义是相当宽泛的。我们们常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道的就是同气。而同气自然相求!所谓相求,也就是相互给力,相互帮助,相互成就……一方水土养方人,这是同方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这是同性同气相求;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这是同位同气相求;四气之所以调神,是同时同气相求;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是同名同气相求,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再如朋友,古云: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同门同气,同志同气,这实是再典型不过的同气相求!相求要在有应,为朋友两肋插刀,江湖中的同气相求若是合符道义,往往脍炙人口,流传千古。
如上所述,同气相求,要在有求必应!这是黄帝内针取穴定位的不二原则。取穴能否效如桴鼓?能否立竿见影?全在同气相求上!在黄帝内针体系,同气相求又叫求同气。同气求准了,自然是有求必应。同气求不准,往往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所以,就整个黄帝内针而言,在法理上,我们明了同气相求是为了有应;在技法上,求同气就要精益求精。所谓求同气,就是求病证的同气,病证在哪里?在三才的哪一部?谛属于哪一经?这个能够确定后,那么治也就确定了。治就是取同气,病证在哪一部,治所取的穴就在哪部,病证在哪一经,治所取的穴就在哪一经。因此,辨证实际上是明气,施治实际上是求同,若我们能将这各各不一的“同气”融会贯通,进而处处在在都能找到同气,信手拈来,便就有求必应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