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问答录:致良知

问答录:致良知

作者: WendaoSolemn | 来源:发表于2017-11-18 21:59 被阅读17次

    作 者:文刀
    公众号:做到洞察即做到
    简 书:做到
    时 间:2017.11.18 19:28-21:25(4PT)

    引子

    @米莫

    • 真我是什么?假我又是什么?
    • 没有实在的事件践行,向内又能求什么?
    • 良知如果是规律,没有实在的践行,怎么知道规律?
    • 内观当下就很好理解,正念带有宗教意味。
    • 孤独是种现象,你的探讨是希望有个什么结论吗?
    • 复盘本来就是在记录和观察。
    • 少即是多我只能理解少,理解不了这个多指什么。
    • 什么是深刻的回答?
      不解,整体感觉好像被更高的思想碾压了,但理解不了这个更高的思想是什么。

    第一印象

    你这些问题挺好,以及提问的方式也很棒,向 @米莫 你学习

    今后,如果是我遇到自己感兴趣但又搞不懂的信息,根据以上问题模式,我会选择这样做:

    先自己提问,然后自己回答,把自己能给出来的答案先给出来——“不知道”也算答案——在相互对比之后再修正问题并抛出去,请他人作答。或者说,对疑惑进行一定细致的理解后再向他人提问。

    问题答复

    【0】事先声明

    我从你的问题读到的是一种进攻姿态的质疑——这就是连续发问的力量,体现出来一种霸气。

    先声明一点,所有看法都是我的个人观念,存异而不求同——因为求同太难,需要反复沟通交流才能达成基本共识。


    【1】什么是真我?

    你问我真我“是什么”,受限于个人认知,我描述不出来它的模样——它原本就没有模样罢,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真我的边界到底在哪里——不知道边界,就没办法通过定义来描述。同时,我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才是达到真我的正确路径。

    但是我想,虽然边界搞不清楚,但真我的中心还是可以明确吧——文刀觉得应该是“”吧!

    无论是佛教的慈悲,还是儒家的仁,道家的自然无为,墨家的兼爱非攻,基督的义(“因信称义”),以及王阳明的良知,亚里士多德的真理,背后都是“爱”。

    因为真正的“爱”是开放自我、连接万物的姿态,是一种愿意将自己融入世界的渴望,是一种愿意做你的眼、也愿意你做我的眼的互通

    完全地互通意味着全面,全面意味着对自己、场景和问题对象都充分了解,这时候,行动就没有任何障碍——根本不可能存在行动失败这种说法。
    但是呢,作为人,我们毕生都在学习着如何去爱,远未爱到“完全互通”的程度。所以我们感知到的信息太少,人生又如此短暂,生命流逝的压力使得我们靠着少许的片面的信息就开始了实践的行程——因为信息的稀缺,我们做事也总是懵懵懂懂,这也是没办法,只好“试错”。不可避免地遭遇了很多失败,通过失败来增加信息,扩展连通。


    【2】什么是假我?

    这我也定义不了,但是根据真我之“爱”的特征来看,如若让你有自我封闭的倾向的都属于假我


    【3】没有实在的事件践行,向内又能求什么?

    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这意味着认知促发并引领行动,行动是认知的实现,即具象化(具体转化为实物)。并且,这里的“知”,是元认知的“知”,并不是知识的“知”。

    没有实在事情践行,这也是可以的,并不妨碍对良知,真我的认识。而且”没有实在事情践行“这在科学上也不少——目前不能通过实验验证的“思想实验”就有许多,尤其是在宇宙学领域。比如黑洞的研究,你能通过什么事件去验证——但你能说黑洞的研究不靠谱么?

    重复一遍,行动是我们持有的认知在我们这个世界里的实现(具象化)过程。当然,可以选择不具象化认知——这样也不损害我们各自认知的存在。

    向内求的是什么呢?
    向内求的不外乎就是真我,就是爱,为了验证我们在自己内心求得的东西是不是具有爱的特征,我们这才有了行动。
    那被人命令做事又怎么算?
    这还是一样的,是因为你认定只有做事才能维持和公司的劳动合同关系,才能拿到工资,所以你才会选择做被人指派的事。


    【4】良知如果是规律,没有实在的践行,怎么知道规律?

    文刀笃定认为所有的良知(你称为真理也好,规律也罢)就在我们内心里,良知即真我。我们不是通过践行发现良知,是通过践行判定自己找到的是否是真的良知——这就是说,践行不是寻找的方式,而是验证的方法


    【5】内观当下就很好理解,正念带有宗教意味。

    通过这句话,我体会到一种排斥宗教的味道。
    在你眼里,宗教意味着什么,我不太清楚。但是在我眼里,佛教、基督、道家,儒家——如果儒家也算教的话,它们都是很优秀的修炼内心的途径。
    以前宗教束缚迫害人,无论是身体上还是思想上——但那是“使用者”也就是人自己的问题,不是宗教的问题。不怎么了解就选择排斥就会失去一些有价值得东西——因为,你越排斥某种东西,就代表这里边有更多值得你学习的内容。


    【6】孤独是种现象,你的探讨是希望有个什么结论吗?

    孤独是为了佐证这样一个观点:心不在当下就会产生诸多问题——孤独就是其中一种。


    【7】复盘本来就是在记录和观察。

    你是想说,我们已经在内观当下的路上了,对么?
    复盘是个好方法——但还是不够,复盘的内观有太多局限性。首先我没做到每个番茄钟PT、每件事都记录观察,在信息的收集上就被阉割了一次;其次,复盘也只是某个时间针对某几件事回顾总结,属于事后行为,这时候任何行为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没有任何影响,能够作用的不过是未来的事件。
    而正念的最高目标是要时刻“关照当下”,反馈在当下就处理了,不必等到事件结束后作为教训来处理——这就意味着处理能力要足够高,这又是依赖于真我的裸露程度。当我们处理能力不够高,实时性无法保证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记录下来,慢慢处理——用高处理速度换取高处理质量。


    【8】少即是多我只能理解少,理解不了这个多指什么。

    用全息投影来解释吧。"全息投影"的每个小部分都能窥见整体——就像是黑屋某一面墙上的小孔(意味着可以对外界进行小孔成像),而不同部分就像是墙上不同的小孔,对同一个外界进行不同的映射,将所有小孔映射的景象叠加在一起,就是“全息投影”。这样叠加后只不过比某一个或者部分小孔合成的景象更为清晰,细节更具体罢了。本质上,小孔的像和整体的像是一样的,只是“局”和“格”不一样。
    放在这里,就是想证明:关键的少数(比如这里挑一个或者少部分小孔)和很多(比如所有的小孔)
    最后呈现的效果是一样的。这也就是2/8原则的另一种表述,重要的东西总是少数,多出来的都是冗余信息,产生的价值要么太低要么就是重复了。


    【9】什么是深刻的回答?

    我的原句是“你有多么大的世界观,就有多么深刻的回答”——这深刻的程度就是真我显露的程度,时刻都在真我不被遮蔽的状态,这是最高境界——孔子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王阳明的“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就近乎这种状态。

    故而,“真我”越真切,认知越深刻,自然对各种问题的回答也就越深刻。


    最后,依然选择相信这样一点:
    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王阳明

    【赠言】
    你可以相信任何事情,但一定要信得足够深刻。@万维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问答录:致良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py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