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

作者: 果壳之王 | 来源:发表于2022-08-04 07:17 被阅读0次
李鸿章评价自己的老师,叫儒缓,就是反应慢。左宗棠评价这位朋友说,才短。曾国藩自己评价,说吾生平短于才。就是他非常清楚,我这个人不是很聪明。

就是这么一个身体不好、也不是很聪明的湖南孩子,最后立下千古大业,救国家于危难之时,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利国重臣,不愧国藩之名,本名叫曾宽一。到了京城以后,改名国藩,果然为国家撑起了一片天。
曾国藩总结人生经历有五堑,最后两堑是长沙“打脱牙和血吞”和江西之困“积泪涨江”。从江西之困,到丁忧两年重新复出,曾国藩通过读老庄,学会“和光同尘”。也可以用 “老奸巨猾”来形容。他给别人写信,说当官有一招特别重要的东西,叫“展”字诀。 就是拖,能拖就拖。但不是没有原则,实际上他是有底线的,核心是为了能够做事。
他的一个秘书,回忆曾国藩的时候,说“历年辛苦与贼战者,不过十之三四,与世俗文法战者,不啻十之五六。”百分之二三十的精力,用来对付打仗,百分之五十六十的精力,用来对付这些官场的文化,对付这些难搞的事,也真是非常不容易。

曾国藩鼓励他的弟弟,说“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凡事皆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所以曾国藩是一个能够咬牙,一直扛下来的这么一个人。你要知道,做所有这些事的过程当中,他的身体都非常糟糕。就是这么痛苦的情况之下,然后完成了这么多的事情。 曾国藩是怎么把仗打赢的,总结湘军之道,两个字来总结,“拙”和“诚”,“拙”就是笨诚,就是认真。所以,中国宋明理学家讲叫“不诚无物”。曾国藩最信任的修行方法就是朱熹的方法,就是每天你要端坐,你要格物致知,你要严肃地对待自己的生活。所以“拙”和“诚”这两个字,是湘军最重要的原则。
曾国藩有四条选人标准,“有操守,没官气,多条理,少大言。”有操守,就这个人有底线,有自己珍视的人生的准则;没有官气,官气是什么?官气就是喜欢摆架子,官气就是讲究排场;多条理,做事只要让他办一件小事,你就知道他有没有条理,这个人思维方式有没有逻辑;最后,少大言,别吹牛,凡是喜欢吹牛,喜欢眉飞色舞的,曾国藩一概不要。

罗泽南是所选士人的杰出代表,在攻打武汉时,被炮弹碎片击中额头,重伤死于武昌城下。临终之时,胡林翼赶到现场,此时罗泽南已经“神散气喘,汗出如洗”,但仍然一语不及私事,只谈军政学术,特别嘱咐胡林翼说“危急时站得定,才算有用之学”。就是我们读了那么多的书,到底有用没用,关键时候能不能够站得定,能不能够冷静分析。胡林翼不得不感叹说,“其心术学术不愧名儒”。

“领山农”,领山农去打仗。因为山农不像那些兵油子,有那么多的私心,他就是为了活命,就是为了保家卫国。然后对付内部的,处理内部矛盾的时候,曾国藩的原则叫作“拙诚”。处理内部关系,要拙要诚。 除了拙,诚,勤,恒之外,曾国藩还有一个特点,叫强。无一日不在战斗。跟身体战斗,跟皇帝战斗,跟官僚战斗,跟起义军战斗,每天都在战斗。所以他常说的话,叫“打得通的才是好汉”。读书的特点,读不懂的书不换,非读懂不可。哪怕一天只读这一句话,想了半天想不明白,回去查资料,查半天,第二天接着读,从来不会轻易地放弃。就是用强。
他自己写过一副对联,叫作“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自己讲“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人生之败同样如此,整个人生如果失败了。不是傲慢就是懒惰,二者必居其一。
他自己讲五勤, “一曰身勤”,身体要勤。“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就是你身体要多走动,你要多去实地考察。
“二曰眼勤”,眼睛要勤,“遇一人,必详观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曾国藩爱看相,见到任何一个人,都要端详,看半天。然后说我觉得你适合当兵,你到我这儿来投军,你一定是个好军人。眼勤,给他一份文书,认真仔细看半天。我们今天很多人拿到一个东西,转手就转发了,转发出去连写的什么都不知道。因为你没有动脑子,没有拿眼睛看。
“三曰手勤,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就有事就赶紧记下来,有东西赶紧收拾起来,弄干净。
四曰口勤,“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不断地,苦口婆心地跟别人沟通说话。别一天到晚不说话。
五曰心勤,心要勤,“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苦思所积,鬼神迹通。”曾国藩勤奋到什么程度?他这一辈子写了大概2000多万字。这33年经历写那么多东西,平均下来一年60万字,毛笔写的。而且关键是他还要打仗,还要解决那么多的问题,还要跟疾病作斗争。你简直没法想象这个人,是多么勤奋。 郭嵩焘是曾国藩的朋友,也是一个名人。有人问,为什么近代湖南,出了这么多能干的人,叫“惟楚有才”。郭嵩焘回应说“楚人只带三分蠢气,盖孔子所谓,其愚不可及也。”。我就这么笨,就这么执着,就这么一直慢慢地做,“结硬寨,打呆仗”。最后别人做不到的事,我能做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国藩的正面和侧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qy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