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今社会中,有一些父母赚钱很不容易,但是他们也想让孩子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于是想出了让孩子通过做家务而赚取一些财务,这种方式在西方的家庭中早已拥有,但是有一些人认为这样不适合中国教育,这种方式培养孩子对金钱的来之不易的一个思想,这种方式到底好不好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通过做家务而赚取一些零钱,这样并不好,这样容易让我们中小学生,从小就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比如做什么事都要去用金钱去衡量任何事情。
当我们习惯了通过做家务去赚钱的时候,父母难免会让你免费做一些事,每当父母让我们干活的时候,我们这里下意识的就会想到干这点活多少钱,每做一件事情时,心里就会下意识地用金钱去衡量,这样的习惯会对我们的未来造成非常大的影响,但任何事情是都会造成条件反射,那就是多少钱 。那我们未来要做义务活动时,或者是帮助别人时,当然,这一切也都是奢谈。
而有人也会将这种不良的习惯带入社会或者是校园里,做每件事情都要求回报,心里盘算着钱,我们也会变得自私自利。
孩子们希望得到更多的金钱才能驱动他们行动,在中国为了让我们做多点事情而且知道赚钱的不易,可是他们只是学到了国外教育的表面的一部分,父母照顾我们的义务消失了,逐渐的家庭成为一个小交易市场,而且我们做的所有活动都跟金钱挂钩,让做家务赚钱,会适合我们中国孩子吗?
“有偿生活机制”最初来自犹太家庭。进入到西方的家庭,外国孩子们手中的零花钱都是通过帮助家庭或邻居等赚来的,父母一般不会额外提供零花钱,甚至孩子们用劳动获取的金钱,还需要承担家庭的部分支出,到稍大的孩子,他们还需要靠自己工作赚钱支付生活开销。
做一件事情就算一份钱,那么就是变相用钱来驱动一个人的动力,而且激发他们的欲望,他们会渴望拿到越来越多的钱,所以总是敢跟父母们讨价还价,如果减少金钱的驱动甚至没有,从而形成不好的习惯。
为什么我们中国让孩子做家务赚钱是断章取义?我想起一个智者对付熊孩子的故事。某天一个智者被在院子前踢足球的孩子吵醒,智者想了个妙招,给每个孩子发了10美元,感谢他们给自己带来了热闹,并希望他们第二天继续来;
但第二次智者给了每个孩子5块,孩子们有些不情愿;但还是接受了。
到最后一次智者只给孩子们每人1块,孩子们都愤怒了,他们甩头就走从此没再出现。智者也成功驱赶了吵闹的孩子。当钱变得越来越少的时候,孩子们就变得不愿意了,因为在这件事情上已经变成了一个交易的过程。
这就是通过做家务而赚钱的坏处,所以,我建议大家不要这样做,这样会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然而做任何事情都用金钱去衡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