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李安有一部电影,叫做《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们一家三口准备到电影院去看,并事先预定好了票。
结果路上遭遇堵车,居然迟到了40分钟,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进去看40分钟以后的剧情,或者重新买票看下一场。
孩子他妈说要不就算了,看下半场也行,反正来看电影就是图一个开心。
后来在我的一再坚持下,我们重新买下一场的票完整地看了一遍。
这是我们至今为止买了两次票看的一部电影。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前段时间研究“心理账户”,说到另外一个故事:
说今晚音乐厅将上演一场你期盼已久的音乐会,虽然票价很高,需要1000元,不过你早就决定要去看,并且早早地买了门票。
吃过晚饭,你正准备兴冲冲出门,却发现门票不见了。你找遍了所有可能的地方,还是一无所获,你寻思着一定是在回来的路上弄丢了,交集的你想要听这场音乐会只能再掏一次腰包,你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该不该去音乐厅再花1000元买票呢?
请说出你的选择:买或不买
OK
再来看另外一个问题:
同样是一场你梦寐以求的音乐会,你打定主意一定要去听,票价是1000元,但这次你没有提前买票,打算到了音乐厅再买,刚要出发,你突然发现自己把才买的一张价值1000元的电话流量充值卡弄丢了。此时此刻,你还会不会花1000元去买这场音乐会的门票呢?
请说出你的选择:买或不买
音乐会据说这个测试中,第一种情况绝大多数将不会再去听音乐会,而第二种情况他们则选择依旧去音乐听欣赏音乐会。
在同样都是损失了1000元钱的情况下,为什么人们的选择不同呢?
专家说这是因为在人们内心有很多个心理账户,你的钱分别是在这些心理账户中消费的。比如这个故事中你有一个娱乐心理账户和通信心理账户。
第一种情况下,你的票丢了,然后再买票,你会认为花了2000元买了一张门票;而第二种情况,你的电话卡丢了,你会觉得是通信账户中损失了1000元,并不影响你的娱乐账户中的收支,所以这不会严重影响你选择买一张音乐厅门票的想法 。
另外一个极端的例子是:你在澳门承接了一个项目,经过几个月的幸苦工作挣了10万元钱,你准备去澳门收款,这个时候有一个朋友说你难得来一趟澳门,不妨去赌场体验一下,他邀请你去澳门赌场一起玩一把二十一点。请问你会去吗?
但如果你不是通过工作挣的10万元钱,而是你在澳门旅游的时候,看到有赛马赌博,你的运气特别好赢了10万元,这个时候你在澳门的朋友约你去附近的赌场玩二十一点,请问你会去吗?
澳门赌场同样你手里都有10万元钱,但因为来源不同,所以你的选择就会不同。
将这个案例演化到感情上也是一样,你辛苦追求得来的爱你会倍加珍惜,而那些被动接受的爱则不会重视。
再演化到销售上,你的产品定位于消费者的哪个心理账户中呢?或者能否在消费者的多个心理账户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呢?
比如一杯奶茶,居然是为了爱情,一瓶饮料,居然是为了工作。
有空可以思考一下,“心理账户”这个概念意义非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