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完成了,我松了口气的同时,也有丝丝悲哀涌上心头。
这是发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故事,时值改革开放初期,农村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抬起头来,积极寻找出路。主人公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获得了苹果园的承包权。本以为承包后靠着不懈的努力就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恰恰事与愿违,在年复一年不间断的劳动中,虽然获得了足够的金钱,阿娟却并没有寻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为此她羡慕过立刚,也向往过村里人打打扑克玩玩麻将的日子,奈何在大环境拼命赚钱的前提下,她的一切都是徒劳。
在那个年代,男人们手里有钱后变得完全不一样。有人拿着钱过起了所谓的潇洒生活,比如下馆子,进舞厅;有人拼命为自己装饰门面,比如翻新房,购置彩电;还有人就像立德一样,喜欢存钱。(这也是农村的普遍现象)
农村女人却是另一番景象,在填饱肚子后,她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她们渴望走出男人的束缚,但又不想失去男人的关心。于是,她们就在这样的折磨下苦苦挣扎。在城市里,女人缓解压力的最好方法就是逛街,那么在农村没有街可逛的情况下她们只能聚在一起谈论衣服化妆品。大多数女人都能平安地度过那段危险期,可阿娟却没有,她在与立刚的接触中有了不可对人言的想法,奈何世俗的礼教紧紧束缚着她,使她既想享受立刚的关爱又不想被人唾骂。为此她苦恼。如果不是后来的病,以阿娟懦弱的性格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做出与她拼命劳动过的果园同归于尽的想法的。但她做了,除了对生活的不公更是对自己命运的控诉。
改革开放初期,就像十七岁的雨季。在这段时间内无论做出什么样的事都不奇怪。就像改革试着迈出步子一样,那时候的人们也同样在试着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不能说到底谁对谁错,就像大人眼中的青少年,错误总会有,只要大方向不变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