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长恨歌》掩卷而思

作者: 简简又丹丹 | 来源:发表于2024-11-20 17:46 被阅读0次

名噪一时的上海小姐三小姐王琦瑶,原本平凡普通,是千千万万上海女儿中的一员,因美丽优雅而走上了“红颜”的一生。

她想要的是高于普通人家的生活状态和水准的,所以凭着貌美而走上依靠别人的道路。她的选择并没有迫不得已,而是跟着她的性格和想法使然,自然而然就那样一步步走下去了。

可以说,她的孤独,她的爱恨纠葛,她经历的繁华与遗憾,都是自己的虚华梦境指引,都是她自己的选择。

王安忆《长恨歌》一书,开篇就是几万字的散文,来写人物生长的环境(故事发生的背景),可以说氛围是够够的。当然,有好多人也在这样的“调性”里弃书而去了。

在我看,这不是继续阅读的障碍。这本书通篇都在娓娓讲述人物故事的同时,交织着写了上海从四十年到到九十年代的沧桑变迁,特别是小市民的生存环境……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部作品,细腻又散文式的描述,来了解上海。那样时代背景下,上海的弄堂、门洞、流言、闺阁、鸽子、留声机,以及读书的、绣花的、和闺蜜说悄悄话的、和父母怄气的女孩们、男人女人闲暇时间小资情调的交往……

再摘录一句:“美是凛然的东西,有拒绝的意思,还有打击的意思;好看却是温和、厚道的,还有一点善解的。”

其实,一个人长得美,并不是原罪,驾驭不了美才是问题。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就看个人如何把握,美貌也是一样!所以我还是喜欢王琦瑶外婆的看法——老人家通透啊!

外婆觉得“人心最经不起撩拨,一拨就动,这一动便不敢说了,没有个到好就收的”“开头错了,再拗过来,就难了”。多经典的人生哲理啊!

一个真实的人,必定是复杂的。美丽的王琦瑶知道自己不是最美但也算有些美,她更知道自己条件有限,所以用美去换自己想要的,也心甘情愿承受选择背后的孤寂和流言等等。她甚至知道没什么长久的,只有细水长流的日子令人感到踏实,但她还是选择了不寻常的繁华世界——想过好日子,想保住美丽的虚荣心啊!

纠结、反复、犹豫……可能每个女性身上可能有一点王琦瑶的影子吧,只是性格不同,最后的选择大相径庭。

王琦瑶最后死于非命,很多人觉得怎么就这样的……其实也是她自己一直周旋在女儿辈份的年轻人里,身心无处交付的结果。可以理解作者的安排,但我无法同情这个人物的结局。倒是在特殊年代不堪被冤枉的程先生选择跳楼,他围绕在王琦瑶身边的一生令人唏嘘。

女人,知道什么才是真的对自己好,才能真正好好爱自己!不管先天和家庭条件如何,都应该保持经济和人格的独立,一旦想到依靠,就开始不自由,开始被推着走了。


2024年11月21日

相关文章

  • 掩卷而思

    “内在的自我必定也是隐蔽的,怎样才能认识它呢?我觉得我找到了一个方便的路径。事实上,我们平时做事和与人相处,这个内...

  • 遥祭王琦瑶

    长夜,读罢《长恨歌》,掩卷思之,短歌叹之。 身出清寒门,天赐花月貌。 选秀夺探花,香名噪沪滩。 阁献达官府,奈何官...

  • 2019-11-12

    看完了一单元,掩卷而思,我被那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深深地触动。 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

  • 我不是看起来很努力

    这一周把《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看完了。 应该说,是这本书的书名刺到了我,我才去看它的。 看完之后,掩卷而思,不觉有...

  • 掩卷长思

    周末两天在家把《额尔古纳河右岸》一本书看完了。就像董宇辉所说:读完《额尔古纳河右岸》,就像人在家中坐,精神有了一趟...

  • 掩卷而哭

    有没有这样一个人,你与她毫无血缘关系,甚至不曾见过面,但你总会在遭遇困境的时候想起她。 凭借一股单纯的信任,你会在...

  • 众里寻她千百度

    终于看完了但斌投资札记《时间的玫瑰》,掩卷而思,想起了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

  • 也谈为什么写作

    今天看了陶子新语的一篇文章《为什么写作》,看完之后深受启发,掩卷而思,我呢,我为什么写作? 昨天,报了齐帆齐的第1...

  • 掩卷思《白夜行》

    看完了心念已久的《白夜行》。 震撼。直击心灵的震撼。 首先是亮司。亮司的剪刀总共出现...

  • 读《白鹿原》有感

    一周把《白鹿原》看完,掩卷而思,沉闷压抑。为时代,也为人物,为命运,也为造化。 它描述的是白鹿原上三代的兴衰,用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完《长恨歌》掩卷而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iwij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