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现自己在 APP 上写了很多文字,摘取一些曾经的感想:
中国是什么,为何成为今天的样子,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历史课上不会触及这个问题,也不会要求孩子带着这样问题去学习。中国一直被多元化的因素所塑造,也正在前所未有的对世界产生作用。了解这种多元化的内在机理以及外部约束条件形成的秩序。对获得这几个问题的答案,准确的说应该是答案的一种可能断面,是有帮助的。
不搞清楚中国和世界的关系的变迁过程,同样也说不清楚什么是中国。
成年人的世界中,不能再简单的给出好人或者坏人的评价,历史也是如此。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二元论,是眼下历史教育的教授上限。内在的欲望驱使多种力量进行博弈,最终趋向平衡,形成所谓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而气候和技术作为外部重要的环境变量,时刻寻找成为舞台主角的契机,上演着“城头变幻大王旗”。这应该才算是成人世界的历史。
具体的历史中,并不是什么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压迫与反抗,而是各种不同的博弈主体不断地变换结盟关系,并调整他们的行为策略。究竟和谁结盟,取决于它们彼此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相对力量关系,以及它们所掌握的资源类型,这些都会影响他们的行为策略。在博弈中,气候变化和技术变迁又是两个至关重要的变量。在资源不发生大的变化的情况下,这些群体的博弈会逐渐达成一个均衡点,社会结构就稳定下来了。但是,如果发生气候变化,或者重大的技术变革,导致资源数量和类型又发生巨大变化,就会再一次打破原来的均衡,社会结构就得再一次重构,出现重大的历史变迁。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大变迁和大转折,其底层的逻辑都在这里。
随着岁月的流逝,发现有两件事是成长与成就的关键要素,一个是时间的积累,一个是对过往的复盘。历史,本身就是变量在时间上的累计效应,对历史的研究,本质也是一种复盘活动。复盘不是为了缅怀过去,而是为了创造明天。刘慈欣在《三体》的一段话,其实正是他的历史观,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前者是务实,后者是情怀。
历史真正的功用,是帮助你通过过去看到未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 历史学才是真正的未来学。
古代中国,为什么纯汉人王朝无法同时统治长城南北?北方草原民族究竟拥有什么神秘力量能做到这一点?这种宿命轮回为何几千年来无法改变?这很可能就是解释中国历史进程的密钥。
古代历史上,能够稳定可持续地,同时统治长城南北的朝代,其实没有一个是纯汉人王朝,都是草原征服王朝。
中国的历史,绝不仅仅是中原历史,而是由中原,草原,绿洲,高原,海洋,这五个亚区域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相互塑造而成的历史,脱离了任何一方,都难以解释另一方的状态和行为。中国校园的历史教育,本质上仍然是半部中国史,也就是中原史。强调汉人王朝,强调中原本身没有错,毕竟这是中国历史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在讲述其他亚区域的过程中不应该轻描淡写,仅仅强调那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是应该把这种相互塑造的共生关系更深刻的展示出来。我想,在历史教育中,更重要的不是讲述史实,而是成因,史实仅代表结果,对成因的探究才形成智识。
中国内部的这些亚区域,彼此之间有着深刻的相互渗透、相互塑造的关系,以至于,脱离开一方,都无法有效地解释另一方。而过去通行的历史讲述,不仅仅忽视了中原以外的地方,还忽视了这些地方与中原的相互塑造作用,因此对中原历史的解释也是非常不完整的。 今天中国疆域内的这些地区,彼此间在历史上有着一种深刻的有机联系,它们夹在一起,互相作用,作为一个体系,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概念。中国历史,实际上就是这个体系的演化史,它在不断地寻找着最适合自己的一种存在形式,演化到现在就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国。
历史包含两个部分,史实与意义,前者陈述过去,后者着眼未来。史实有无争议,是否盖棺定论,都是确定的结果,是沉默成本,而意义则是未知的可能,对其的解释乃至运用,代表的是边际效应。经济学可能会教授我们要盯住边际成本和边际效应,不要停留在成本之上。而仅仅站在历史爱好者的角色上,争论孰轻孰重,倒也没有必要,把两个角度的思考当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去做就好了。
对历史的讨论,实际上包含着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历史事实究竟是什么?
这种事情当然也会有争议,但还是相对容易达成共识的。另一个部分是,历史事实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或者说,我们究竟认为什么样的行为才是正义的,我们愿意认同谁,对于同样的事实,不同的人就可能解读出完全不同的意义。
送福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