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阅读原文(来自于认知天性一书的第一章认清学习的本来面目第2条)那些“看起来很努力”的学习方法
目前不管在什么领域,人们在学习一项技能或一门知识的时候,都倾向于反复阅读书本,并且进行集中练习。这一点在学校“填鸭式”的教学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孩子们认真地记笔记,用荧光笔画了各种各样漂亮的线,然后站在墙角一遍又一遍地背诵或者在深夜里一遍又一遍地抄写。如果有人站在旁边看的话,他一定会说:“这孩子可真努力啊!”
重复阅读与集中练习会让人越做越熟练,在这个毫无挑战的过程里,你会逐渐产生“已经记住了”的错觉。但实际上这种方法达不到真正的精通,也无法产生持久记忆,只是在浪费时间而已。最终,很多孩子会在考试时“原形毕露”。
重复阅读基本没有效果,但孩子为什么会继续使用这种学习法呢?那是因为大脑里的元认知占了上风。所谓元认知,就是我们自己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判断。在重复中误以为自己已经掌握所学,这就是元认知欠佳的最好例子。
元认知是如此地容易出现偏差,以至于最勤勉的学生也会陷入到两个误区中去:一是不知道自己学习中的薄弱之处,不知道要在哪里花更多精力才能提高知识水平;二是爱使用那些让自己产生错觉的学习方法。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原文
What:重复阅读和集中练习在学习中是照成元认知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
Why:因为大脑会产生错觉
where:适合学习任何事情
How:
1回顾目标,找到学习的正确方法
2分析问题.重复阅读达不到真正的精通,也无法产生持久记忆,会使元认知陷入已经会了的误区
3总结经验,要找出真正的方法来学习,免于掉进元认知的误区中
A1:故事:我们店内要求员工都要学会我们经营产品的用途和功效,可我们组织的培训都是在周六时找一个老员工或者店长,用事先写的一些文稿,在组织其它员工宣读来进行反复培训,结果,培训了7.8次还是没有掌握
反思:填鸭式的培训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A2:目标与行动
1回顾目标,本周六公司组织一次如何店外拉客户的培训
2分析问题,要达到每个员工都能掌握技巧,分为三步走,首先提前一天时间下发培训的文稿,要求每个人阅读3遍以上,达成初步印象,接着在培训当天现场分组演练,互相评分,最后一步拿出文稿对比哪个方面有偏差,在提出改进的地方有待下次演练
3提炼套路,不要重复一个方法,要发挥立体思路,全脑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