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源自生活,但生活中没有了声音,该到哪里去寻找?
前天的音乐空中课堂上《火车开了》一课,为让孩子们掌握二分节奏、四分节奏及八分节奏,进行节奏二声部创编,播放了火车出发“wu–wu-”的汽笛声及行进时“hong long| honglong”“kachakacha kachakacha|”的不同声音,让孩子们模仿,有些孩子竟模仿出了“呲呲”“吱吱”的声音,更多的孩子更是迷茫不知所云,难道全班这么多孩子都没做过火车,还是现在的动车提速,火车都没了这些声音,不禁让我一筹莫展。
记得小时候上学,没有广播,刚进校门老师办公室的墙角的一颗枣树上挂着一节铁块,被师生们称为钟,侧枝上挂着一根铁棒,就是钟棒,作息时间都是按老师拿钟棒敲出的钟声进行的。小时候上下课的钟声,上课:X XX| X XX|…下课:X-|X–|X-|X-|X-|X-|…缓慢的二分节奏,战队放学,紧急集合时:XXXX XXXX XXXX…密集的十六分节奏。听到不同的钟声,全校师生都知道是要干什么,没有手表也知道大概是几点钟。
放学回到家,帮妈妈拉风箱做饭,风箱的手柄一拉一送就会发出“”哐 当| 哐 当| 哐 当|的声音,其实这就是均匀的四分节奏了。后院里养了鸡鸭牛羊,小鸡“叽叽 叽叽”的叫声,母鸡“咯咯 哒| 咯咯 哒”的声音,公鸡“”打鸣声,羊儿拉长了的“咩-咩-咩”的叫声。这些特殊的节奏和声音都陪伴我们一代人成长。现在的孩子只能通过手机网络来认识这些动物和声音了。
还记得一次逛动物园参观鸵鸟,一小孩兴奋的说“哇!好大的一只小鸡”,不禁让人哑然失笑。
这世界很喧嚣,但似乎又安静了许多,声音都去哪儿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