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最近开始写作,我看文章和想问题的视角就变了一个味道,变成了,这个我能写吗?哎这个好像值得写哎,记下来记下来。
感觉整个学习输入的效率提升了不止一倍。因为需要自己咀嚼一遍,还要讲出来,于是这个过程变得分外有味道了。
1
头两天翻到一篇网友的文章《孙说八道:2018年报体检之涪陵榨菜》,其中有句话,私以为超经典(大白话到姥姥家了):
一个老板弄个公司脑子里想啥呢?从哪里弄钱、弄来的钱去干啥就这两件大事;
那从哪里可以弄到钱呢?赚、融、借、欠就这四招;
弄来的钱能干啥呢?投主业、对外投资、账上趴着、分红。
如果画个图,就会变成大概这样一个样子,是不是还挺直观的?
1.jpg说到底,一家公司就是一个自动赚钱的机器,端看你投多少钱进去、它给你吐回多少钱出来。
2
其实所谓的财务分析或是尽调分析(甚至行业分析和战略也是一个道理),没什么神秘可言,无外乎拿一把尺子去量,这家公司有多长多宽多高。
因此提升尽调分析的能力,一是提升尺子的长度和精准度,二是提升尺子要去衡量的那家公司/资产的清晰度和准确度,三是看跟我们自己想要的长宽高相比,是不是match。
而上面网友这段话,则正是给了这么一把尺子,让我们可以很方便地去看,哦原来这家公司是这么个路数。分分钟定位完毕。
(当然,可以定位的财务工具多如牛毛,这里只是举一个思路比较清奇的,博个乐呵)
甚至行业分析和战略,也是一个道理。
于是解决问题就变成了,先攒基础工具箱、然后选适合眼前使用对象(行业、公司、项目等等)的工具,练匹配度,然后再针对性升级工具箱,然后再配对,嗯,一点点提升配对成功率(直到结婚,哈哈)。
所以你看,这里面其实最不值钱的,就是工具了。因为天下工具(你也可以称之为武功)一大箩筐,但基础的就那么几个,重点是找到几个合格(60分或80分足以)的工具,然后先练起来,去体会自己和工具、工具和使用对象之间的磨合和配对,再不断一级级迭代上去。
打磨自己与工具的关系,一点点复利升级到趁手,才是最值钱的。
3
文末再推一篇德扑的文,新鲜翻到的,《您认为德州扑克圣经级的书籍是哪本?》 中网友hshiki的答复很是有爱,想了解德扑经典书目的有福了。
其中提到的争议极大的《Poker's 1%: The One Big Secret That Keeps Elite Players On Top》(作者Ed miller是麻省理工高材生,作品在技术性和畅销书之间保持一个很好的平衡),提到的两大法则我正在体会中,如果有新的感悟,再来同步大家。另外可能也会去看看《The Course: Serious Hold 'Em Strategy For Smart Players》,据说还不错,通俗水平直线提升,哈哈。
但同时,也要把网友hshiki的这句话送给大家(以及自己),以此规避从一个极端跑向另一个极端吧。
很多牌手开始尽信学习资料,觉得看完哪本书或者视频就可以立刻搞定一个等级的游戏,受到挫折后又完全排斥理论的学习,闷头打牌导致水平迟迟不提高。(想打好德州扑克仅仅去看书看视频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坚持不懈地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并总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