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古今于须臾,扶四海于一瞬。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浩浩荡荡;时光捉襟见肘。时光亦见证了一场伟大的改革与发展,这一切的变化,都在历史的长河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勤劳儿女。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时代的洪流中,多少革命牺牲才换来今日最幸福的时刻。所以,月是故乡圆,情是故乡深。这月见证了一切中华大地的改革,也寄托了千千万万古人的愁思,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我们更该珍惜。在今天,最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用一颗颗热忱的心来照亮中国的建设,让国家走向世界的顶峰。
![](https://img.haomeiwen.com/i4809228/1dbff7fa757a0da9.jpg)
岁月流金,流年缱绻,沉睡很久的雄狮早已气势开阔,带领全国人民走向幸福的大道;飞翔已久的雄鹰早已找准了自己的方向。带领全国人民一起遨游大千世界。在祖国母亲的庇护下,一个个城市丰满了羽翼,一个个城市焕然一新,也有了新的发展与格局,其中彩云之南的云南更是飞腾而上。看一朵朵流动着的云似在描绘着人民幸福的日子,一条条犹如蛟龙的高铁似在诉说着今日云南的强健。四通八达的交通,牵动了一颗颗赤子之心,四通八达的交通也成就了一个云南东北的小城——镇雄。
![](https://img.haomeiwen.com/i4809228/3a5fbc647a378a88.jpg)
百年哪得更百年,今日还须爱今日。艳阳时节又蹉跎,迟暮光阴复若何。一朵云之巅的花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绽放,也被赋予了一个最具特色的盛名——大雄古邦。可见,其历史之久远,意味之深刻。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享有大雄古邦美誉的镇雄,拥有3000里腹地,也是乌蒙地区发展最迅速的县城之一,赤水之流滚滚不尽。乌蒙之山云雾磅礴,目前已有180多万人常住。各族人民勤劳淳朴,认真经营着良田与土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显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坚强精神。春华秋实,一路奏响改革的欢歌。一路齐聚最好的思想。一路坚定中国最先进的思想和道路。镇雄儿女坚守着爱国主义精神,这伟大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的镇雄儿女在这片乌蒙大地上奋斗。如今的镇雄打造成了最具盛名的高原明珠,如今名声响彻中外。青峰与凤翅,巍峨耸立,乌峰与重镇层峦叠嶂。承载着一代代的镇雄儿女,在努力改革着。这一片厚重的土地,也成就了2000载厚重的历史。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栏外长江空自流。在夏商时候镇雄属于凉州,雍州区域。在周时名驱流大雄甸,西汉建元为南广县,东汉建安十九年改置南昌县,属朱提郡。唐武德元年复置协州。天宝战争后,入南诏,改为芒部。在清初,承袭明制,城镇雄土府属四川省。雍正五年三月,改土归流,为镇雄府。划为云南省,雍正六年二月,降为散州,属于乌蒙府,雍正八年乌蒙府更名为昭通府,改革开放后,镇雄县隶属于昭通地区。可见镇雄2000年的历史改革,在时代的洪流中滚滚前行,这一切的变化也赋予了镇雄最美好的今天,这一切的革新与改革者大格局的眼光分不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也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情怀,才会有一切幸福的今天。
功在当前,利在千秋,成功的改革者,胸怀祖国,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水去日日流。成事立业在今日。
老去光阴速可惊,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在一个个成千上万的日子里,镇雄人也在这片厚重的土地上创下了一片辉煌的史迹。写下了一首首伟大的篇章。看,著名爱国将领、爱国民主人士安恩博,他曾任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他也有着艰辛的求学经历,只是一颗赤子之心,一种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使他自小就勤奋读书。还崇尚练武,他有着漫长的求学时代,从军经历和抗日战争经历,当第一声炮弹落入中国时,抗日战争爆发,蒋介石命令龙云将云南军队改编为陆军第六十军,卢汉任军长,安恩博就任一八一师师长,开赴前线,跋涉4000米。步行四十八日到长沙,在1938年三月至四月参加台儿庄战役。全军将士对日作战英勇。重创敌军,战功颇著。当他晋升为六十军军长时,治军很严厉。实施“三训三戒”,获得了一定效果。在南昌会战时,他积极参与战争,尽管故乡已在深深的牵挂他,可他依然在前线奋战。为的是一方的和平,国家的安定。所有的牵挂都深藏心中,为了这伟大的解放事业,为了这心中的爱国理想。在内战期间,他一路披荆斩棘,协助卢汉作起义准备,当时他对共产党的政策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还组织受训人员阅读《新民主主义论》,学习进步歌曲。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安恩博有着高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在解放后。他继续担任云南省民政厅厅长至1958年。在解放初期他努力工作为基层政权建设,医治战争创伤。遣散散兵游勇,改造游民,禁烟禁毒,接受改造慈善团自救等工作,甚至到边疆慰问官兵,开展拥军活动。谁说他没有思乡的惆怅,谁说他没有小我的情思,只是在国家危亡之际,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参与到战斗的洪流中去。哪知一战就是一生。耗尽了他所有的青春和最美的韶华,可他没有抱怨过,依旧对工作负责,对人民极端负责。一年一岁,渐渐远离后,他被划为了右派分子,撤职降级,对于一生拼搏在前线的他来说,无疑是人生中极大的灾难,直击他那坚固的内心,可他从来无怨言,虽然被错划为右派,受不公正待遇,还一如既往的工作,撰写了大量回忆录,如《云南文史资料选辑》,《龙云在云南起义前的活动》等。这些回忆录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为研究云南政治、军事、民族的历史提供了大量宝贵的资料。终于,拨开云雾见晴空。在晚年时,安恩博才被摘去右派帽子。在1980年,中共云南省委才为他平反昭雪,却也在那时突病去世。岁月的流逝,那些曾经的往事,早已离散在风中,可安恩博伟大的情怀却一直激励着镇雄人前进。他就如一座耀眼的灯塔一般,照亮每个镇雄人前行的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镇雄儿女为祖国发展繁荣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用一生的奋斗与拼搏换来了国家的安定与繁荣,是何等激烈的壮举,是最高爱国主义精神的彰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镇雄的豪杰数不胜数,都在以爱国之名默默的奉献与付出,为一个民族的兴盛而努力着。中华民国政治家、著名建筑大师、云南大学教授张邦翰。他一身清贫,两袖清风,在一个军阀混战的时代,却把自己活成了耀眼的明珠,也为镇雄人民的幸福奠定了基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天下英雄谁敌手。他在前半生奋力学习。后随孙中山还主编了《中兴报》、《中国报》等刊物,宣扬革命与保皇党报刊论战。在光绪三十三年,他参加镇南关起义,在光绪三十四年参加河口起义,甚至在最艰难的时候赴海外求学。最终成为了才华横溢的建筑大师。英雄有用武之地,在1922年支持唐继尧,董平创办私立东陆大学,也就是今云南大学。他参与筹划建筑,他做工精良,主要负责会泽院的设计与建筑,如今已是名流辈出,他走的是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留下了丰功伟绩。他用青春跟岁月谱下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她的名字在每个镇雄人心里,一切的事迹也将永生长存。
先烈永不忘,立志更坚强,复兴中华路。仁义忠孝是祖国。他们一位位英雄为我们迎来了盛世好时光。每一位英雄为什么能经历风雨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的斗志更坚呢?因为中华魂,民族魂。青山不老,绿水无忧。是一位位革命烈士,用炽热的鲜血换来如今的安宁与太平。雕刻在石头上的记录可能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但镌刻在人们头脑中的记忆却会永远清晰。看,还有被封为”战斗英雄”称号的谢国华先生;还有如鲁迅一般用笔为戈的李骞先生,还有战功赫赫的陇生文先生。这些都是镇雄的英雄,敬意绵长,激情满腔,真情难忘,播种耕耘,万物滋长。永垂不朽的英雄们,保我中华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使我中华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华夏好儿女,铮铮铁骨傲天地,大江南北任驰骋,驱贼寇,扬国威,捍卫大好河山,志忠诚,复兴中华。看我民族生生不息永传承,使我祖国繁荣又昌盛,国泰又民安,一切一切的寄语皆是因他们有一颗伟大的爱国灵魂。
时间的长河流淌不息。在当代,我们更要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与使命,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为伟大的祖国建功立业。
新的征程,新的使命,一切都是崭新的面貌。作为新时代的中华儿女、镇雄儿女。更应该胸怀祖国,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用。努力换取更辉煌的明天。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定要树立心中伟大的梦想,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时代在召唤,祖国在召唤,让我们时刻在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