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377224/4a14497cf417c482.jpg)
直到写下这个标题时,我才发现我有好长时间没有对这本书进行知识梳理了。
为什么呢?我不是每周四下午都要把上一周的知识梳理一下吗?原因是,我不知道昨天是星期四了。事情得从昨天晚上说起:昨晚6:00,老禹早早就下班了,7:00已经吃过饭了。他兴致勃勃的对我说,今天终于有时间可以陪我骑行了,我觉得我们昨晚也该进行一次夜间骑行。可是,并没有。原因是,我偶尔的看了手机一眼,竟然看到了“星期四”这几个字,这时的我才知道“9月26日”和“星期四”并列的。尽管上午参观了“9月26日”的摄影展,根本没注意星期几,而心底隐隐约约是有“星期三”的感觉的。所以,当看到今晚是星期四时,是很诧异的,但也只能去读书了。而这次读书,既没有把上一节知识梳理好,也没有把下一节的知识预习好。
于是赶紧用20分钟时间根据康老师发群里的预习提纲,把书本浏览了一遍,便匆匆赶到了读书的地方。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77224/d9263c940a36babd.jpg)
还是按两个模块来分析这节课吧。
模块一、知识归纳:
1. 为什么用“渣”来形容他人或者自己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当我们用“渣”去看待别人的时候,就无法看到一个人的本质,下次还是会看不清对方,犯同样的错误;当我们用“渣”去看待自己的时候,就会一次又一次地逃避问题,也就意味着一次又一次地伤害别人,内心同样是煎熬的。
2.什么样的童年经历会让人养成不负责任的习惯?
①在孩子做了过分的事情之后,父母用宠溺的方式对待,不让孩子承担任何代价,甚至还得到了奖励,他就不会承担自己应有的责任;②如果孩子做了过分的事情之后,父母用冷暴力对待孩子,孩子会觉得自己做了让父母不高兴的事就会被抛弃,进入一种无助状态,这种状态下,人是很难负责的;(因为负责需要至少至少我们是有一定自我能量的,一旦没有人可以让自己依赖,自己就无法产生能量)③如果孩子做了过分的事情之后,父母恶语相向,甚至吓唬孩子,从而让孩子断掉不切实际的念头,但还会产生不被妈妈喜欢和爱的恐惧感。之后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可能会把任何这种情况的事情都扼杀在摇篮里,一个压抑情绪的人,会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
3. 什么是心理独立?
心理独立指的是意志的独立性,是指人的意志不易受他人的影响,有较强的提出和实施行为目的的能力,它反映了意志行为价值的内在稳定性。它表现为:遇事有主见,有成就动机,不依赖他人就能独立处理事情,积极主动的完成各项工作的心理品质。它伴随勇敢、自信、认真、专注、责任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心理独立也可以说是一种相信自己可以负责的能力。它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可能是在各种关系中体现出来的责任心。
4. 什么是内卷?你在社会内卷的状态下,能够实现心理独立吗?
内卷,本意是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以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后来被高等学校学生用其来指非理性的内部竞争或被自愿竞争。现在指同行间竞争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从而导致个体的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可以将其看作努力的通货膨胀。
社会内卷是一种社会现实,我们身处其中,也无力控制。但自己参与不参与内卷,却可以把控。
5. 你觉得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心理独立的?能回忆起具体的情况吗?
我应该是很小就已经心理独立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77224/dd0dedca98011dd6.jpg)
模块二、归因自己
学习完本节课后,康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就某一自己感受深刻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而我认为,本节课的这几个问题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问题。
首先从问题2说起,我的成长环境是一个有爱的家庭,姊妹三个,我是老大,被娇惯的很有个性的那种,而两个妹妹似乎都比我会来事儿,于是,从我有记忆开始,父母就不曾溺爱过我们中的哪一个。反而因为是家里老大,养成了遇事主动思考的习惯,似乎自己就应该担起家庭的责任。所以积极主动、不拒绝、不逃避,敢做敢为,似乎一直都是我个性的一部分。
一个人的个性一旦形成,就不仅仅是在家庭中敢于担当了,在社会,在工作岗位上,亦是如此。
其次,心理独立的我是不容易被“卷”的,除非我愿意。很多人面对同行中的竞争,焦虑不安,甚至在竞争中不择手段,丧失了道德底线,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于我,是不会的。
我给自己和孩子们画了一个最大的一个圆,里面有这样几个条件:①不违法是做人的底线;②要做好自己:心存敬畏,真诚善良,自尊自信、自律自强,深度思考;③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等等。在这个圈里,足够形成一个强大的自我。你就是你,你的好坏与别人无关,你只与你自己有关。但我们又是一个社会个体,所以要心存敬畏,善于向他人学习,同时也要及时向他人伸出援助之手,可以不“锦上添花”,但一定要“雪中送炭”。
说说我在教学方面是如何破除内卷的?2016年以前,我所在的学校,一个年级4——6个班,我教的政治学科一般都是一个年级一个人,无所谓内卷。2016年到了抗大初中以后,一届学生12—24个班不等,于是有了同头科老师。在一个学校里最亲近的是同头科老师,最好比较、竞争最大的也是同头科老师。这时,如果你只计较个人名利得失,肯定难以形成强大的团体。我作为这个团队的大姐,同时也是最专业的一个人,拿出家中老大的心态,用“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作指导,我们用“每节课一起备课、一起做课件,然后,我先上课,他们调课听课再上课”的模式,打造了坚实的课堂基础,也造就了我们共同进步的一个集体。
我们要比成绩吗?学校肯定要比的。它比就比它的呗,我们想的是如何能让学生更简单的学会知识就行了。几十年来,我看学生的试卷,一般是不关注分数的,我看的都是学生对某个问题的思考为什么会存在欠缺?我用什么方法能让学生更全面的分析问题?当你每一节课都扎扎实实的走过来了,还用看成绩吗?
有人说,你不那样想,别人“卷”了怎么办?吃亏的还不是你?就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识的:吃亏是福,你只能管住自己。吃点亏,有什么不好呢?
生活就是万花筒,时而淡雅,时而繁华。
而别人是别人,你就是你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19377224/f42b05eb825a63d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