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这本书我断续看了一个月,一直想提笔写点什么,要么就加班没时间写,要么就大眼瞪小眼没思路写,这周末做完眼镜特卖以后,回来就抱着这本书哭了起来,没有那么多早知道,但是可以总结经验下次再来。
《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由未来学家丹尼尔·伯勒斯和畅销书作者约翰·戴维·曼合作所著,首次公开作者精准预测的逻辑,掌握灵光一闪的远见力,让未来变得有规可循,把控即将要发生的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1670504/9bb9248dca115217.jpg)
我萌发组织奢侈品眼镜特卖活动的意识,完全是因为被太阳晒得睁不开眼睛,恰好我们公司是德礼高集团(全球三大眼镜制造商之一)的特通渠道代理,所以就去申请了眼镜夏季特卖活动,活动在8月13、14号已经结束完成,所以我想总结一下特卖活动的收获和《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给我的启发。
首先,我们要学习远见力的概念。远见力是你转变视角,愿意弯下腰和膝盖,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事物,看到并掌握目前及未来的趋势。牛顿被苹果砸中发现了万有引力,小鹿被太阳晒化想来一场特卖改善生活,前者是典型的闪现的远见力,后者我希望也是(还需要继续学习)。未来学家丹尼尔在书里告诉我们,远见力包括五种感官和第六感,综合使用这些感觉和直觉本能,再加上时间的维度,就能预测未来。
把握未来(培养远见力)的7个原则分别是:1、从确定性开始;2、洞察先机;3、变革;4、跳出你面临的问题;5、反其道而行;6、重新定义和再创造;7主导未来。
你知道今年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但不能确定是和家人过还是和朋友过,这个就是远见力中的硬趋势和软趋势。硬趋势是基于可测量、可感知、可预测的事实、事物或客体得出的推测;软趋势则是根据似乎看得到、似乎可预测的统计得出的推测。硬趋势绝对会实现,是未来的定数;软趋势是可能会发生的、未来的变数。以眼镜特卖为例,8月13、14号举办是一定会发生的,但现场的情况则是不定的,可能会很火爆,也可能人烟稀少,我希望的结果是现场火爆,所以我需要为此做出改变,增加宣传渠道,提高知名度。这就是从确定性开始,折扣实惠,时间地点已定,要据此作出努力改变实际情况,在硬趋势的方向上及时调整自己顺从软趋势,但是很遗憾,在这次特卖活动中,我连第一点都没有做好,导致现场很冷清。
基于你所知的未来,确定策略,就是洞察先机。在特卖活动中,我知道的是折扣力度非常之大,场地交通方便,时间在周末,天时地利人和,为此我做出了一些动作:1、通过社交网站去宣传;2、给目标人群寄送邀请函;3、在白领外卖中夹带邀请函;4、与合作场地商量帮忙宣传。然而似乎只有第1个动作略有成效,被吸引购买的都是亲戚朋友同学,在洞察先机这块,我又丧失良机。应付外在环境而做出的改变,通常让人疲于奔命,由内在启动的改变,则是有目的、有建设性的。在活动之前要先问问自己,目标人群是哪些人?如何吸引目标人群过来?如何给目标人群的购买减少阻力?应该先想清楚这些问题,再作出相应的动作。
在做特卖之前,我有了解过做特卖的平台很多,除了唯品会这样的大咖以外还有很多,那么如何在小而精中杀出一条路来呢?我错认为是折扣,因为这次的价格都要低到尘埃里去了,但结果证明,大众对于品牌的认知不强,很容易导致变革失败,所以折扣不能成为变革的武器,但我并没有因此心灰意冷,只要有可能,必将会实现,你不去做的,别人就会做。在这条路上我会不断尝试,找到大家在特卖方面尚未发觉的需求。这就是丹尼尔说的利用技术驱动型变革发挥优势 ,以3D虚拟环境和智能代理为例,怎么样才能让特卖变得更加有意义?
我把特卖不成功的原因归结为准备时间过短、经验不足、地段人流量少,但是我在书里看到一句让我满头大汗的句子,跳出你所面临的问题,因为这些都不是真正的问题。如果要准备下次特卖,提前半年准备、也有了这次经验、找一个人流量更大的地方,我能保证特卖会成功吗?并不能。如果我专注解决这些问题,下次再失败,我如何面对?所以在跳出自己面临的问题这个原则下,不能妄下判断,我要做的是跳过这些问题,找到一个能让特卖会跳过稀缺原则、让分享成为新的游戏规则的方法。
在反其道而行、重新定义和再创造、主导未来这三大原则中,同样有很多实用的建议可以用在策划一场特卖会上,我知道成功的捷径是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但是科技在打破世界的壁垒,如何让自己的行为与别人有所不同是一个需要思考的命题,丹尼尔在《理解未来的7个原则》中给到的建议可以作为参考,但是大家(包括我自己)不要觉得说看过这本书以后就能够怎么样了,一定要自己去思考,行走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一双强有力的脚,还需要一个时刻保持清醒的大脑,这样才可以主导未来,否则别人就会指给你一个未来。
我在反思这次的活动,也在准备筹划新的尝试,我认为,读完每一本书都要有扎实的收获,以此文勉励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