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一个很特别的词,它告诉我们“明天会更好”,却同时又蛊惑着我们“等明天再做”,它给我们产生希望,同时又拉扯着我们走向拖沓的深渊。
中国明朝有诗名为《明日歌》,诗中道:“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拖延并不是现代人特有的缺点,而是古今中外人尽皆知的问题。试着反观我们自己的生活,再回忆一下曾经定下的目标和梦想,到底有多少正在进行,有多少已经被拖延淹没,踪迹全无?
明明计划好每天早起十分钟背单词,但闹钟响时你却暗想:“好困,再睡五分钟”;洗衣机里塞满了脏衣服,桌面上一层灰尘,你对自己说:“到周末再一起收拾”;老板布置的工作任务,明明可以加快速度在当天完成,你却因为怀疑自己做不完,或因为当天太累了,决定到第二天早上再完成……
很多时候,我们明知自己需要完成一件事,心里却有个声音在说:“再等等,再等一会儿吧”“等刷完今天的微博再开始”“等玩完这局游戏再开始”“等再休息十分钟”……那件事在那里等啊等,但我们刷完微博还有朋友圈,玩完这局游戏还有下一局,休息十分钟后又休息十分钟,最后干脆窝在沙发里睡着了。
我们似乎患上一种“不想动”的绝症,在需要展现果断的行动力时,我们却只想再等等,也不知要等什么,但这种等待让我们感到放松,甚至是舒适,让我们欲罢不能。
正是这样一种闲适的感觉,开启了拖延模式,更可怕的是,这种模式一旦开启,便大有不可收拾之势,拖过明天,还会拖过明天的明天,惰性在泛滥,而我们守着计划,苦笑自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