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8231388/863c9db5cbab337e.jpg)
徐志摩说:“单独”是一个耐寻味的现象。我有时想它是任何发见的第一个条件。你要发见你的朋友的“真”,你得有与他单独的机会。你要发见你自己的“真”,你得给你自己一个单独的机会。你要发见一个地方(地方一样有灵性),你得有单独玩的机会。我们这一辈子,认真说,能认识几个人?能认识几个地方?我们都是太匆忙,太没有单独的机会。
我认为,每一次画家庭图都是一次难得的和家族、和自己单独对话的机会!但是向他人述说家庭图,对我来说是件蛮有挑战的事,我会紧张、不够放开,不想提及我们家发生的那些事,有些地方甚至不想画出来,习惯性回避,画出来的家庭图也是这藏着那掖着、残缺不全的家庭图。
哪怕让我爬上手术台动刀子,都没有画家庭图那样让我忐忑,因为上手术台全程有麻药,眼睛一闭一睁就过去了——无感!
可是,对着家庭图既无法闭着眼睛说瞎话,又做不到睁大眼睛、身心临在地面对每个人、每件事,所以每次画家庭图,版本都不一样,但是随着内心一点点放开,它会越来越显现出丰满和真实来。
和伙伴们线上解读他人的家庭图,案主的家庭图里,外婆被兄弟姐妹紧紧包围着,外公则落寞地站在一旁,好像没他什么事。案主的一边站着弟弟,另一边站着老公,和外婆家呈现的局面有相似之处,叙述家庭图的过程中,她没有提及老公一句。
也许是旁观者清吧,我指出案主画的家庭图有个太过明显的“重大谬误”——不但外公和外婆之间没有画上连线,居然外公外婆和他们的孩子之间居然也没有连线!天呐,我被惊到了!
案主立刻说,是她画错了,而且她好像急于帮将她带大的外婆、比她妈妈更像个妈的外婆“洗白”——外婆不但对她的兄弟姐妹很好,兄弟姐妹之间很团结,对她的子女也很好,对孙子辈的案主也很好。
我问:你的妈妈觉得外婆怎样?她说,妈妈对外公外婆很有意见。是啊,也许因为外婆为了照顾兄弟姐妹而在自己小家庭缺位,作为长女的妈妈被迫承担了外婆位置上的职责;又因为妈妈去到外婆的位置,在自己小家庭的缺位,或者外婆愧疚于对女儿缺失的那部分爱,将爱弥补到孙子辈的案主身上,所以案主感觉外婆才像个妈。
我不知道案主对她的家庭图有何感想,她的家庭图让我深有触动。因为我一直和不喜欢甚至厌恶的父母纠缠在一起,给予老公和女儿的关注有限。
虽然我忿忿地远离了那个家,有了自己的家庭,但是心里却从来没有走出过那个家!白天我与父亲躲得远远的,远离父母家,梦里却鬼使神差,我抱着两三岁的女儿还是回到了感觉酸甜苦辣、想要逃离的那个家!虽然我觉得那个家里并没有在乎我的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18231388/07c3a2f8db50e250.jpg)
看着这张欧卡牌,我曾经泪流满面,内心有说不出的滋味涌动,我想,我对父亲、女儿对我,内心都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恨,既无法生生咽下去,又无法喷涌而出!
就像伙伴的家庭图那样,虽然家庭独立了,经济独立了,身体独立了,但心没有离开父母,不接受父母家发生的一切,但是即使我将全部身心奉上,对他们而言也是杯水车薪,填补不上他们内心的窟窿——自己的窟窿只能靠自己担、自己填。
家庭图让心看清了这一切,因为守在那个位置上,捆绑在一起,困在一起,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接受我什么都做不了的事实,尊重曾经发生的一切,心开始苏醒,是时候离开了!离开那个我什么都做不了的位置,找到我自己的位置,老公和女儿还在等着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