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2016-11-08 千里姻缘一线牵SG
"老夫少妻/老妻少夫"的争议由古至今从未中断过,中国的传统婚姻多提倡男子比女子长3-5岁,但也有"女大三,抱金砖" "女大五,赛老母"的谚语。
据新加坡亚洲新闻台2016年7月13日报道,新加坡统计局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同去年相比,新加坡结婚率有所下降。另一方面,结婚年龄分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2005年,新郎的年龄中间值为29.8岁,而到了2015年,上升到了30.3岁 ; 而新娘的这两个值分别是26.9岁和28.2岁。在第一次婚姻中,新郎年龄高于新娘的婚姻仍然属于一般情况,但是,这类婚姻占总量的比例已经从十年前的73.7%下降到了2015年的66.8%。
除统计数据以外,现引用几则针对夫妻年龄差异论述的经典语录:
"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距离,主要看脸,上下五千年都没问题。”
"人对了,什么都不是问题!人不对,什么都有问题!"
"主要是心理成熟,吴奇隆和刘诗诗还差11岁呢!有些人心态比较成熟,自然就不喜欢比较嫩的。"
"没共同话题,价值观不同的人,年龄再适合,还是觉得孤独;真正有缘分,有共同话题,愿意爱对方的,相处起来才不会累,总会有办法解决的。"
"年龄相差大,年轻时感觉不出什么来,当时只注重他的成熟稳重,有安全感,但到一定年龄,缺陷会全部暴露出来。尤其现在女性寿命普遍比男性长,他不能陪跑,那你唯有孤独面对终老。"
"管他是大叔/老腊肉,姐姐还是小鲜肉,只要靠谱,专一,就是唯一。"
"年龄差,男女婚配的最佳年龄差3~9岁之间,而且越接近9,就越能配合和谐,故婚姻也就越美满幸福。"
之前听说过这么一件事,感觉满真实。一个女大学生和她的教授好上了,后来教授为她离了婚,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可是,由于年龄相差很大,而且当初做小三,不光彩,因此女方出门约朋友从来不带老公。老公感觉被嫌弃,后来女方40多岁时,男方已60多岁,明显不是一代人,于是两个人很少结伴出游,因此感情大受影响,婚姻质量可想而知。师生恋,年龄差异大,究竟能否走下去,要看彼此的成熟度 :一方崇拜, 一方包容 ,相互融合,才能携手走下去。
客观讲,如果相差七 岁左右似乎还说得过去,因为在这个范围内双方的心智,思想,体能,社交,朋友圈,阅历,性格,工作相似度较高,活动速率接近,更容易使用同一水平的语言,文字,数码产品,游戏,DIY产品,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Facebook,message,whatsApp,Viber ,Skype,Teamviewer,email,QQ,telegram,Dropbox...进行沟通,信息交流,也能理解 美图秀秀,waze, 咕咚,挖财,uber,XE,PDF,excel,淘宝,天猫,唯品会,代购,App,IP,PPT的意义和作用。这样的话,双方可以适时做出协调,以配合对方的语言和工作环境,沟通和谐能产生共鸣,达成共识,协奏一曲高质量的幸福婚姻生活。
从长远看更有利于创造势均力敌,棋逢对手,鼓瑟齐名,相濡以沫,相互扶持的关系,为以后共同体验人间悲欢,事业兴衰,经济,社会动荡,及一起经历生命由盛及衰的全过程打基础!从生理学和社会学角度来看,也有助于下一代的延续、和共同参与子女的教育与成长。
反之,若双方年龄相差太大,如超过十二岁,不但会有代沟,有时还很容易让人质疑交往的动机! 如果婚姻关系真诚,希望他们是被自己视为珍宝的配偶的优点(沉稳、谦虚、学识渊博、精明能干、冷静、成熟、懂事, 懂得包容 、会关心照顾年轻的一方,互补,有安全感,单纯,可爱,活泼)能抵过由于双方阅历,知识,性格,习惯,财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悬殊可能造成的落差,摩擦,分歧,矛盾。不过谁也无法预知会不会在若干年后,将之前对方所推崇的优点都变成了木讷,无趣,幼稚,可笑呢?毕竟老夫少妻/老妻少夫不符合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缺乏足够的家庭支持,不被亲友祝福的婚姻,还是要三思,除非双方都特别笃定那个人就是ta了,同时也从心理上做好了完全准备,以应付各种反对声浪和由此产生的多米勒效应。
不过各花入各眼,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既然做出了选择,那就全力以赴维护好自己的家庭。多担待,少挑刺,凡事多为家人着想。缘起缘灭,顺其自然,生活才可能活色生香,幸福完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