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实施food therapy,唯有美食最治愈。
最近也得出了两个结论。只要冰箱是满的,心就不会是空的。世界这么乱,还是要好好吃饭。说完这两句克制不住地想笑,如此典型的吃货思维。
有朋友为了一盘农家小炒肉魂牵梦绕。肉片很薄,肥瘦比例恰好,里面还有蒜苗香菜青椒。在小炒肉热潮之前,他的心是属于辣子牛肉的。那是一家在中餐匮乏的哈利法克斯鹤立鸡群的川菜馆,用看似单纯无害实际上杀伤力惊人的墨西哥胡椒炒嫩牛肉,末了还要撒一把干辣椒片。这两道菜都是适合一个人吃的,而且不论什么时候吃都合时宜。有维生素有蛋白质,追求平衡的人得以满足。心情好,吃点辣的很雀跃;心情不好,吃点辣的然后雀跃起来。夏天,就是应该配着冰饮料;冬天,吃完了整个人都暖起来了。
有个好朋友说,我八点钟下班,去买菜。然后回家好好清洗,慢慢切,把食材都扔进锅里,汤煮沸了开始咕噜咕噜冒泡泡。那一刻幸福地无以复加。我一向没有耐性,为了搞定银耳和大骨已经对比了好几款压力锅。直到不久前聊天蹭汤喝,一小只乌鸡,加了花菇莲藕,小火炖,香味勾引了我好几个钟头。之前一位朋友描述的画面感突然在生活中得到落实,于是开始相信,小火慢炖的焦急于鲜美汤汁的用户体验必不可少。花菇和鸡肉的搭配香味很美好,银耳里撒百合桂圆甚至无论其他什么材料都不太冲突,红豆加薏仁可以喝可以嚼,那些简单的食材被任意配搭都可以这么出挑。
还有朋友是非专业厨师界的专业技术控。除了各式锅碗瓢盆,还有称重的,量温度的,煮肉的,烤食的,油炸的。而且做菜风格似乎也十分到点和精准。相形见绌的我只能默默擦汗,努力争辩另一种随性懒散的做饭风格也是有它自己的一片天。有些朋友问我要食谱,我回望了一下自己的历史记录,语言风格基本是“盐放多了加糖实在不行加水,盐加少了接着加,看着差不多了就好出锅了,什么叫差不多?哦,基本就是看心情”。不要怀疑,这样的做饭风格也是可以出产美照并且茁壮成长的。
所有食物里面如果问最爱的我一定会说火锅,并且加一句,火锅是检验友谊的唯一标准。至于为什么爱火锅,因为它包容灵活创意踏实。汤底是精魂。它可以有千千万万的选择,允许厨师自豪地说这是独门秘制,只此一家。也可以最简单的清汤麻辣,所谓过尽千帆,返璞归真。火锅不挑食客。你可以红彤彤的辣油畅快淋漓,也可以清挂挂的高汤细嚼慢咽。你可以妥妥帖帖地按着食材的质地气味排着顺序,也可以随心所欲的一股脑都扔进锅里。火锅端得起架子,也放得下身段。门面装点得堂皇,小锅煮得精致可口,材料片得“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铜锅炭火烧着,没有一口两口汆羊肉解决不了的烦恼;嘈杂小店,大锅,冰啤酒,涮的可以是朋友的久别重逢,也可以是毕业的天各一方。红泥小火炉,恰好是对火锅大声说爱的时节。
五年以前。还没在加拿大落地就已经知道了一个流传已久的梗,出国就像进新东方,你以为自己是去学英语,结果却学了厨艺。你看,不管你怎么否认,生活就是这么霸道地改变着你。
多伦多的冬天,风大雪狂。不论你在外多么面有倦色,来去匆匆,都希望你回家之后有一小片时光,有烟火气,有酒香,也有三两朋友的好故事。毕竟,好好吃饭才是正经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