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离大佬的距离,只差一个“地摊”?
“人间的烟火,中国的生机”就是因为这句话地摊突然间就成为热议的对象,社交媒体冲上热搜、朋友圈皆是要摆摊当副业的动态、媒体报道中多是摆摊日入过千的创业故事,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之后,再迎全民摆地摊。
摆地摊看似充满江湖气,却无房租、成本低、机动灵活,直接触达顾客需求,商业模式一试便知,堪称创业者的演练场。殊不知,马云、柳传志、宗庆后等许多大佬在成名之前,大都有过一段地摊创业经历,沉浮于千万摆摊大军中。
1984年,40岁的柳传志决定告别清贫的研究员生活,加入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新成立的公司,并被选中担任主管日常经营工作的副经理。在创业的最初的几个月里,柳传志先是摆摊兜售电子表、旱冰鞋,随后批发运动裤衩,电冰箱。
1991年,马云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结果入不敷出。为了维持经营,马云摆地摊卖小礼品。
1998年,刘强东创业,也是从中关村的小摊位起步。
这样看来,我好像离成为大佬也就差摆个地摊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无数新鲜事物涌来,摆摊是创业成本最低的行当。
光盘、录音带成了大佬们热衷摆摊的商品。美图董事长蔡文胜曾回忆:“当时中国没有几个歌星,大家听的就是邓丽君,但是当时在大陆几乎是买不到邓丽君正版磁带的。”于是,翻制磁带卖成了蔡文胜挣得“巨额”收入的渠道之一。据楚天金报报道,依靠翻制磁带,蔡文胜当年一天能赚一百多元。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85年,全国城镇职工人均月收入不到100元。
无论是当年15岁的蔡文胜、18岁的罗永浩,还是40岁的柳传志、43岁的任正非,似乎都抵挡不住地摊的“诱惑”。或是迫于生计,或是看到了地摊背后的“暴利”,或是为了更高的事业,无论如何,地摊都成了大佬的起步,无碍于年龄和目的。
都在18岁摆过摊的罗永浩和薇娅,如今都靠直播赚得顶级流量。这似乎意味着,80年代的地摊、90年代的电视购物和如今的直播,本质都是靠吸引流量赚钱。技术的更新,让时代赋予了“抓人眼球”更多的渠道,地摊需要摆在人流量大的街道,家家都有的电视兴起了电视购物,互联网的发达则捧红了直播。
“去摆次地摊吧,钱能不能赚到不好说,但你一定能更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