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一个人,沉迷于考证,并因此损失钱财,可能大家都不太相信。
今天早晨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短视频,是考证者个人的分享。
该男子来自辽宁省沈阳市,应该是工程类的相关从业人员。
他自称自2012年起,踏上“考证之路”。
当然他考的并非是国家统一考试的建造师、造价工程师之类的,而是培训机构推荐的“项目管理、碳排放”什么的,反正是在正规的考试网站我没见过,而且证书看着更像是“职业技能鉴定”,而非专业职称类。
多年来,他参加过6、7个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考试,证书是都拿到了,但是当初承诺的挂靠高薪是一直没有,且机构均已失联。
从他介绍自己的经历,可以发现一件事。
就是他每参加完一个机构的培训、取证之后,下一个联系他的机构一定是在这个证件的基础上做加法,说能用,需要配合什么证、再做人才入库等,一交钱就是大几千、上万,最多的一笔交了5万多。
我不能理解的,培训机构一直失联,是什么让他沉迷至此呢?
后来想想,无非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对证书的迷信,认为证书越多,就证明自己的专业水平越高。实际上工程类的执业资格证书真的挺多的,现在国家严禁证书挂靠,就更显稀缺了,但想考下来也确实挺难的。很多人考正规的证还会被声称有渠道提前知道考题的机构骗,更别提这种“野鸡证书”了。
二是对沉没成本的关注。越往后投入越多,就越希望碰到真的,把之前损失的钱都挣回来。培训机构也正是抓住了“考证族”这一心理,才能连环下套,长线钓鱼。
据该男子说,这么多年,他已经累计被骗38万多。
他真的不是沉迷才专业、沉迷学习,只是单纯的沉迷拿证而已。像这样不能独立思考的“考证族”,即便拿到证是真的,又能在现实中应用多少呢?他负责的工程项目能让人放心吗?
只想说,任何职业,最终都会落到“良心”二字上。脑子里有没有知识、手里边有没有过硬的本事,这事儿自己心里最清楚,不能简单粗暴的用证书来证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