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系列文章, 是我读 赢单九问, 信任五环,销售就是搞定人 这几本书的读书笔记。
不能写的秘密
销售类书籍,或者别人分享的销售案例,有一个基本原则即:有些事,能说不能做。有些事,能做不能说。
剩下能说又能做的,如同那就没有什么精髓了。
这就告诉我们,读这些书,不能只看表面,要多读几遍,用侦探推理的方法去读,去琢磨琢磨作者的本意,才能有更好的收获。
老色的销售就是搞定人,他是以工业品销售为背景来讲述的,大部分故事都是发生在90年代,00年代等,比如说 在早期,陌拜客户的成功率极其高,甚至很多可以直接和保安说一声, 就进入工厂,找到副总,总经理聊天沟通一下。
现在要拜访客户,基本上都需要预约了,陌拜成功的可能性很低,客户也会觉得这种方式太山炮。
有些点是很有意思的,比如说和客户搞关系中,吃喝玩乐很多,但是嫖和赌很少,原因是: 一笔单子,金额在几十万到几百万,客户不会为了这点钱和你走的这么近。同时,采购企业一般都是国企,老总是有行政级别的,不会为了这点便宜,留下把柄给销售攥着。
老色讲的是人情世故,是江湖。 张作霖同志曾经说过,所谓江湖,就是人情世故,能应对就不易,全掌握,那不可能,打 那是土匪。
而韦小宝大人,最大的强项就是人情世故方面的天才,所以才能混的这么好。
做销售,就是混江湖,就是做人情世故的。
为了能够长远发展,就得打造一个金字招牌,把自己打造成硬通货,才会让自己保值增值,而不会随着时间而贬值。
老色的书,在销售管理方面讲的也很出彩。而这一部分,是老寒没有涉及到的。
比如说,对于下属,忠诚 vs 能力,哪个更重要? 当然是忠诚更重要。在江湖上混多了,自然就能发现,被人骗,被人耍的机会太多了;
这个是很正确的一点。 因为 会有很多暗箱操作的空间和地方。 你当然不想坐着坐着,就被收下人给卖了。
而手下人如何才能上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踩着前辈的肩膀嘛。这是最符合逻辑的。要提防,提防,再提防 。
老寒的九问,五环,故事背景是IT软件销售。而且老寒技术出身,属于典型的理论结合实际,再提升理论的高手,在结合了国外的销售理论,再揉和以自己的工作经验,而且他后来做了用友大学的院长,负责营销培训,自然写出来很有体系,很有逻辑。
赢单九问,讲的是对项目的判断和掌控, 信任五环讲的是方法论,和客户沟通交流的方法论。
鉴于我的背景是IT销售,所以读起来会觉得很贴近现实,没有以往销售类书籍最大的问题: 理论与现实脱离,看起来很美,用起来很糟。
在与客户沟通中,头号任务是如何快速拉近关系,特别是在很有限的时间下,如何取得客户的信任,建立合作关系。如果这个时间只有一个小时,或两个小时的情况下。
信任五环之五环:
- 拜访准备
- 了解概念
- 呈现优势
- 行动承诺,从成功的阶梯,如何设计行动承诺,到承诺类问题,再到客户的顾虑和反对的处理方法。 重点是 获得客户的承诺, 所以叫获得承诺
- 获得信任
同理心倾听
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来自于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
在老寒的书中,再一次见到了这个概念。
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也加深了一些。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 前三个习惯,讲的是自我修行,修行自己的独立人格。
在后三个习惯,讲的是与人交往,和人沟通的法门。
而销售,也是与人交往,和人沟通的法门。特别是信任五环这本书,更是集中精力在拜访客户,与客户的交流,拜访上,所以这一点更重要。
以客户为中心
这句话,说了一万年了,说了一亿遍了,说到我们对此厌烦了,想去寻找新的知识点来解决问题。
可是,复盘来看,在这一点上,我们并没有做好。
具体在打单上, 那就是: 和客户交流,是谁在作出决策,当然是客户了。
所以,客户的感觉,客户的看法,客户的认知,是决定的根源,我的看法,我的认知,我的感觉是不重要的。
所谓的以客户为中心,这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就叫 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感受问题。
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得先让客户说,把它心里的话都说出来才可以。’
- 清空自己:
- 倾听客户:
- 作出应对
- 和客户确认:
把自己清空, 和对方交流,核心的关键是 克制自己的冲动,克制自己的本能,而能去迎合对方的本能,冲动,这样才能掌控局势。
从这个角度来说, 自控力就是权力 。
问问题
超级沟通=好的提问+沉默是金
问的问题包括这几个类型:
- 暖场类问题
- 信息类问题
- 态度类问题
- 确认类问题
拜访流程:
- 寒暄
- 讲一个类似客户的故事,来判断客户的需求点
破冰类问题
破冰类问题是用来破冰,包括寒暄, 开场白 以及小故事等;
有一点要注意,不要下总结,比如说书中讲到一个案例,陶部长喜欢书法 这类总结性问题,让客户很难回答,他只能说 喜欢或不喜欢,结论性观点,要少用,
用这种封闭性问题,反而切断了继续谈话的可能性,此时要用开放式问题,把话题拓展开来。
确认类问题
目的是确认 当前信息,包括客户的概念,现状与需求,项目状态等的准确性;发现当前信息的偏差。在切入正式话题,呈现方案之前,总结或确认想法,供继续深入讨论时使用。
使用 现在, 当前,仍然,还,继续等关键词。 确认当下的状况,要使用关键词和封闭类问题;
操作过程中的三点:
- 确认的是当下此时此地的信息和状况;
- 使用关键词突出重点;
- 封闭式问题便于得到肯定或否定的答案;
使用场景:
- 沟通之前,一定要先确认, 就像先试一下水温,问个: 确认类问题;
- 正式沟通之前的确认类问题,要和之前的约见理由相关。
- 光是一个确认问题还不够,要不断的确认;
信息类问题
了解各种新信息,这是获取客户概念的开始。比如 客户想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现状是什么样的? 客户希望怎么样?
在问的时候,要注意: 问具体问题,了解客户的信息,从他的现状,处境或期望问起,千万不能过于直接和生硬。具体的问题,客户才好回答,也更接近于客户的概念,像: 你对于信息化的期望是什么? 倪现状有什么困难或问题吗? 这类泛泛的问题,往往得不到答案。
4w1h who what when 万和热, how 这就是问具体问题的方法
三个关键点
- 站在客户角度,而不是销售的角度
- 针对具体业务或场景,而不是那种泛泛的问题
- 开放式问题,让客户多开口说话,只有客户开口才有机会获得更多信息,从而获得客户的概念
信息类问题是为了探索理性的事实,了解个人意识中已知的结论。它应该是站在客户角度的问题,针对具体业务或情景的问题,开放式的问题,目的是了解客户的概念和需求,拓展当前信息,找出缺失的信息。
他是在鼓励客户探索,引发客户思考,或者对方回答 不 之后的跟进,具有获得缺失信息或澄清信息的作用。
使用时机: 在确认之后,想获得一些具体信息,鼓励客户积极思考和探索,或者确认时客户说 不 之后,只要是我们不知道的,有疑问的,都可以用信息类问题来来探索客户。
态度类问题
用于探索客户的态度,探寻客户主观,感性的个人感受或得失,发现其价值取向或动机。是为了获得客户的态度,感觉,顾虑和期望,发觉未找出的问题。 态度类问题在我们需要了解客户的感受,了解客户对他人感受的看法,了解真正问题所在时使用。销售可以用: 干什么 了解态度,用怎么办 了解情感,用哪一个 了解观点,用 描述 了解反应 。
问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和人沟通,聊天的过程。
在书中,老寒设计了一个场景, 和小猪聊女朋友的事情,他是怎么切入的呢?
他是问了一堆的问题,一个个逐步贴近,步步逼近,很自然的就让对方进入了轨道,上了节奏,这是很了不起的。
而这也是我所欠缺的,深度欠缺的东西。
信息类问题,不是直接问: 你买什么,买多少,什么时候买 等这类客户也不知道的问题。 这都是站在销售的角度问的。 并不是站在客户的角度问的。这么一问,客户就会觉得你想推销什么,在他眼里,你就是个急着卖东西的推销员。
以后读书时,要非常注意, 别人是怎么聊天的,一步步是怎么推进的,是怎么引导话题节奏的。要做一个会谈话,会聊天的人。
提问中 注意二踢脚和鞭炮的区别
一个是 有现实,有期望
另一个是算是现实,这不会带来任何有效得帮助
怎么让客户把心里的话说出来呢?
答案就是 问问题。
很久很久之前,我就想到了,要问问题。 然后就停止了,没有任何的下一步行动了。
那怎么问问题,问什么问题? 问问题的思路是什么? 啥都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 不就是傻逼嘛。
二踢脚组合
这是一个组合使用各个问问题方法的应用。
问自己: 现状是什么?
探索类问题: 我希望的目标是什么?
使用场景之一是 问自己问题:
在和自己沟通交流时,这些问题,是很能帮的上忙的,是很有价值的。
比如说,现在我在写 读后感,现状是 没有逻辑,乱七八糟,没有条理。
我希望的状态是: 条理分明的列出来,对于每一个知识点,不需要有太多字,能写多少,就写多少。
回应
有问有答,针对客户的答案,我们回应的方式有四种:
-
追踪式回应;
-
征求看法式回应;
-
极限式回应:
-
魔法师回应:
-
极限提问法: 这是很重要,很能帮到忙的方法。
对于提问方法,要练出来,和人沟通,交流,这是最基本的组成元素。
话多 话少?
空杯心态值得是什么? 答案是 见客户时,要把自己清空,听客户的说的内容。
要想倾听,就要注意很重要的一点,即 沉默。要经常的沉默,不要急着接话。
销售很怕的一点是冷场,一点发现有缝隙了,就插话,这是错误的。
得先倾听,把想问的问题都问明白。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个 销售常见的错误是 侃侃而谈,特别是在第一次见客户时,说了一堆的话,这尔又一个关键的问题: 客户想听什么?
你在这儿说了两个小时,客户听进去多少呢?
案例: 我们和老梅去见客户,老梅是公司里最资深的售前,经验非常丰富,见到客户,聊了几句,老梅给客户讲ppt, 100页的ppt, 讲了两个多小时,客户都疯了。
最后,对方是一个年轻人,说话很直,说: 你这个ppt 讲的,真是 很有水平。
呵呵,潜台词是 太多了,太多了,没有重点。 而且,客户听进去多少? 啥都没有嘛。
你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让客户认可吗? 不是的。
目的是 让客户作出曾诺,承诺下一步要做什么,这是我们要做的。那客户有作出吗?
有的啊。 从这个角度来讲,是不是就比较傻逼了?
在这个讲解ppt的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是 流水账,没有重点,结果就傻逼了。
销售喜欢多说话的原因:
- 想控制会谈的局面,想让客户知道我们的方案和优势;
- 怕冷场:
- 不用做计划
- 以为客户希望销售多讲
- 担心客户提问
- 害怕听到客户的拒绝
有的销售特别害怕听客户说话,因为客户一说话就是提问,一被提问就被动了。之所以拼命给客户灌东西,无非是害怕听到拒绝。
决策逻辑
不仅仅是客户,所有人的决策流程都是: 感性决策,寻找理性依据加以证明。
所以,突破的重点,在于找到感性决策的电路逻辑,寻找弱点,重点突破。
行动承诺
行动承诺: 每次见客户,每次和对方聊天,都要要一个 行动承诺,来推动之。
独特差异优势五条
- 有什么优势
- 针对谁的优势
- 谁眼中的优势
- 那又怎么样?
- 何以证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