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安》是“荆棘丛中的微笑”系列长篇儿童小说中的第二本,吴安是这本书中的小主人公。他是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子,早年丧母,父亲体弱多病,早早就被送到城里的周记鸭子店做学徒。本以为可以平平淡淡过下去,可是战争开始了,淞沪会战打响了,日军占领了南京,轰炸、杀戮,老百姓被迫逃难,背井离乡,曾经祥和的南京城沦为人间地狱┅┅
作者以这个孩子的视觉角度,按时间先后顺序把一个少年的命运放置于国家破碎的大背景下。作为最无辜的孩童,吴安对生活有着最朴素的憧憬:他养了一只鸭子,想过年时和父亲分享美味,鸭子却被日本兵烤着吃了;他想做一个学徒,自食其力,老板却因为无法承受妻子孩子在炮火中丧生的重创而自杀;他想和父亲在一起,却被迫和不认识的人辗转奔逃┅┅所有的愿望在炮火中一一落空,连活下来都成了奢侈。幻想的破灭加重了人物及整个故事的悲剧性,给人强烈的震撼。
和吴安的故事同时推进的还有军人陈随民,南京城破,军人混进老百姓中以图后计。为了出城,他需要一个孩子掩护他获得“良民证”。为此,他用五块大洋买下了吴安,两条线索并为一条。整个故事在分分合合中不断推进,人物在故事的发展中不断丰满立体。
在人物设定上,作者没有追求“高大全”,而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在真实史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想象,给予人物并不完美的设定。比如,吴安的老板,一方面脾气暴躁,动不动就打人,吴安的左耳就是被他打聋;但另一方面,他对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童叟无欺。比如陈随民,他打仗勇猛,一身热血,但为了拿到“良民证”,他违心地造成了吴安父子的分离。老板的形象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来塑造,陈随民的形象则主要通过深夜的辗转和内心独白来塑造。这种人物身上的“缺陷”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显示出了人性的复杂,真实感人。
而日军的凶狠残暴、丧心病狂则通过肆无忌惮地枪杀、掳掠、欺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然,不应该忘记的还有那些外国友人,雷伯先生、华群女士,他们在中华民族的危难时刻,不顾自身安危挺身而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全了尽可能多的老百姓,他们的精神同样让我们敬佩。
作者善于以小见大,以点代面,多角度多方面地展现了战争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刻画了中国人质朴善良、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伟大形象,唤起我们对那段战争的反思和对死难者的敬意与怀念。
小说用高度浓缩的笔墨,饱蘸悲愤与不屈选取战争中一个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用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文字,激荡着读者的心怀。盛世之下,和平年代,我们更需要这样的故事来时刻警醒自己:不忘国耻,强大祖国!只有祖国强大了,个人的命运才有保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