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悟性论(一)
夫道者,以寂灭为体。修者,以离相为宗。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佛者,觉也。人有觉心,得菩提道,故名为佛。经云:“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是知“有相”是无相之相,不可以眼见,唯可以智知。若闻此法者,生一念信心,此人以发大乘超三界。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经云:“诸佛从本来,常处于三毒,长养于白法,而成于世尊。”三毒者,贪嗔痴也。
言大乘、最上乘者,皆是菩萨所行之处。无所不乘,亦无所乘,终日乘未尝乘,此为佛乘。经云:“无乘为佛乘也”。若人知六根不实,五蕴假名,遍体求之,必无定处,当知此人解佛语。经云:“五蕴窟宅名禅院,内照开解即大乘门。”可不明哉?
达摩悟性论(一)大意:
一切人事物境的真相,其本体都是空寂无相的;故修道,以离开对一切相的执着为根本宗旨。所以经云:体会到空寂无相之体就是智慧,能从一切相中解脱出来。
佛,就是觉的意思,人本具能觉知的心性,悟到此觉性,就名为觉者。经云:离开一切有相的幻相,无相的真相——本觉心性就现露了。故知,真实有的实相是无相的,不是肉眼所能见的,需要歇下分别妄想直下体悟。如果听闻到这样的教法,内心生起一念的信心,此人就已经启动了超越三界生死轮回的大乘菩提心了。三界就是贪嗔痴导致的迷梦之境,反转贪嗔痴为戒定慧,则称之为出离三界。然而贪嗔痴是没有自己真实体性可得的,“贪嗔痴”只是从困在贪嗔痴烦恼中的凡夫众生角度而说的。如果能回转心光清楚的反照到贪嗔痴空的本性,就能发现贪嗔痴本是本觉心性现起的如梦如幻的作用,离开了贪嗔痴的本性也就没有了觉性。经云:诸佛因地修行,常于贪嗔痴三毒现起的时候回光返照了达其本性原为佛性,如此不断积累了成佛的资粮,最终圆满成佛。
大乘,或者最上乘的实际内含,都是菩萨所通达的,即是无相的本觉心性,没有什么不被其融摄承载的,也没有什么实际上可融摄承载的。此心性终日融摄承载一切,却能所皆空,无为无造作,这就是大圆满的成佛之道。经云:消融了一切分别对待的心性就是成佛的根本。若人了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是实有的,色受想行识五蕴只是假名,找遍身心世界,必定都找不到它们确定的真实自体,那么此人便了解了佛的语义。经云:“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窟宅名为清净心性所在处,回转心光反照到了此心性即入大乘佛法之门。”这么重要的道理,怎能不能去明白呢?!
达摩悟性论(二)
不忆一切法,乃名为“禅定”。若了此言者,行住坐卧皆禅定。知心是空,名为“见佛”。何以故?十方诸佛皆以无心、不见于心,名为见佛。舍身不吝,名“大布施”。离诸动定,名“大坐禅”。何以故?凡夫一向动,小乘一向定,为出过凡夫、小乘之坐禅,名大坐禅。若作此会者,一切诸相不求自解,一切诸病不治自瘥,此皆大禅定力。
大意:了知一切法非实有,随缘应对,心无所粘着,了无挂碍,这种基于清净智慧的安稳心境名之为大乘的“禅定”。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行住坐卧语默动静皆不离禅定。了知心意识自性本空,名为“见佛”。这是什么原因呢?十方一切诸佛都以发觉并没有一个有相的心可得,这就见到了真实的佛——空觉不二的本然心性。见真佛了,布施身体而不会吝啬,名为“大布施”(舍身见)。见真佛了,能离开动乱和静定二边幻相,安住非动非定之当下心性,是名为“大坐禅”(无坐无起恒常一如)。为什么这么说呢?凡夫一直在动乱状态,小乘一直守住一个定境,而上所说“大坐禅”是超出了凡夫、小乘境界的坐禅,故名为大乘的坐禅。若能领会这些道理,于一切诸相的固着自然得以消解,一切烦恼业障种种病苦不治而自然痊愈,这些都是远离动静二边,安住当下本觉心性的“大坐禅”而启发大禅定力的效应。
达摩悟性论(三)
凡将心求法者为“迷”,不将心求法者为“悟”。不着文字,名“解脱”;不染六尘,名“护法”;出离生死,名“出家”;不受后有,名“得道”;不生妄想,名“涅槃”;不处无明,为“大智慧”;无烦恼处,名“般涅槃”;无心相处,名为“彼岸”。迷时,有此岸;若悟时,无此岸。何以故?为凡夫一向住此。若觉最上乘者,心不住此,亦不住彼,故能离于此彼岸也。若见彼岸异于此岸,此人之心,已无禅定。
.大意:凡是认定心为能求者,法为所求者,这就是“迷”的状态,了知心即是法,不立能所则为“悟”。不执着语言文字概念,默契其所标指的离言实相,则名“解脱”;不追逐五欲六尘放纵习气,安住本觉心性,名为“护法”;出离生死轮回三界幻境,名“出家”;了达心性实相超越过去现在未来,无前无后,恒不变异,不再轮转三界,名为“得道”;安住妄想无生的见地,心寂静无为,名“涅槃”;不为幻相所惑而背离觉性,则为“大智慧”;常处无烦恼处,名“般涅槃”;显现一切相而自无相的心性,名为“彼岸”。迷时,执着在心所现相上,故有此岸;若悟时,见无相本性,即无此岸。何以故?因为凡夫一向都住在心所现幻相上。若觉悟能所不二心性的最上乘者,心不住相,亦不住无相,任性逍遥,故能离于此岸、彼岸也。如果还见彼岸和此岸有什么不同,存此二元对立的见解,此人之心,已经背离实相,就无法处在自性禅定中了。
(四)
烦恼名“众生”,悟解名“菩萨”,亦不一不异,只隔其迷悟耳。迷时有世间可出,悟时无世间可出。平等法中,不见凡夫异于圣人。经云:“平等法者,凡夫不能入,圣人不能行。”平等法者,唯有大菩萨与诸佛如来行也。若见生异于死,动异于静,皆名不平等。不见烦恼异于涅槃,是名平等。何以故?烦恼与涅槃,同是一性空故。是以小乘人妄断烦恼,妄入涅槃,为涅槃所滞。菩萨知烦恼性空,即不离空,故常在涅槃。
大意:为烦恼所驱使者,则名为“众生”,悟解本觉心性名“菩萨”,两者的外相和作用虽然不一样,但体性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区别只在于对本性的迷悟不同罢了。迷时执着在相上认为有世间可出,悟时了达实无世间可出。平等实相法中,不见凡夫和圣人有什么不同。经云:“平等实相法者,凡夫没有体会到,小乘圣人沉空守寂偏执空体而不能运用。”平等实相法者,唯有大乘菩萨与诸佛如来能自在起用也。若见生异于死,动异于静,皆名未入平等实相法。不见烦恼异于涅槃,是名入平等实相法。为什么呢?因为烦恼与涅槃它们本性同体皆空的缘故。小乘人不了达此中道理,妄执有烦恼可断、有涅槃可入,所以为偏空涅槃所滞留围困,而无法活泼起用自觉觉他,这成为了成佛的障碍。菩萨了知烦恼本性皆空,皆从空觉心性幻化,即可不离此空,故而常在涅槃而无住,可活泼起用广行利生事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