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去卖二手车,原价是3万多美金,二手车网站给出的评估参考价是一万六美金,他就很不舒服,这车只开了一年也没跑多少里程也没出过事故怎么会只能卖这点价钱呢?于是他挂了2万五,结果显而易见,完全无人问津,最后因为时间关系以一万美金的价格草草处理掉了,心里一个劲儿的后悔说亏大了。这就是明显典型的忽略了自己心中的禀赋效应。什么是禀赋效应,同样一种商品,一旦拥有它,人们就会过高地估计它的价值。
这种认知偏差具有极强的普适性。有行为经济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两组人给同样一个杯子标价。第一组先把杯子送给他们,然后问他们愿意花多少钱卖;第二组直接问他们愿意花多少钱买这个杯子。同样一个杯子,作为卖家给出的价格是作为买家给出的价格的两倍之多。
禀赋效应如何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三个方法:
1.提供免费试用。净化器商家给老人家免费装了一台自来水净化器,可以免费试用三个月,三个月后如果觉得用处不大可以无条件退回。其实老人平时已经习惯了烧水喝根本就没想买净化器,不过一想既然免费装一个也无所谓。三个月后商家回来说要收回设备,但老人早已习惯了一拧水龙头就可以喝水的方便,不等商家开口就主动掏钱买下了一整套,还安利给了好几个邻居。免费试用是商家让渡给消费者的虚拟所有权,借助人们的禀赋效应卖起东西来自然也轻松很多。
2.兜售亲身参与。有些时候消费者被邀请参与到商品的生产过程中,人们会很容易地把商品视如己出。最擅长玩这个套路的品牌当属宜家,宜家买回的半成品家具还要花好几个小时自己组装,虽然麻烦但是还是会对亲手组装的家具会青睐有加,因为这份附着在商品之上的体验,人们对商品的评价和再度购买的意愿都会有所提升。商业领域正出现越来越多的DIY经济,如珠宝领域的潘多拉正享受着这种营销策略带来的巨大红利。
3.夸赞他人拥有。跟朋友逛街,刷完卡买完衣服后问你好看吗?记住!一定要回答:好看!在没买之前问你好看吗,你可以知无不言随便给建议,但如果已经买了,这个时候的回答只能是好看。已经买了的东西谁会希望听到说不好呢?不懂得禀赋效应是为人处世的大忌。
总结
1.一句话记住禀赋效应:孩子是自己生的好,东西是自己做的好。
2.在运用禀赋效应时,你可以:提供免费试用,兜售亲身参与,夸赞他人拥有。
路骋——《用得上的商学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