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兰是我出生和长大的地方,长大后在外地上学、工作,后来父母退休,就再也没回去过,元旦假期心血来潮,和队友商量好到阔别十多年的都兰去找回忆。
依旧是个小县城,三条东西走向、三条南北走向的街框定了小县城的规模,循着小时候的记忆找到了以前的家、学校、经常买东西的小商店,原址还在,只是已经重建成了我认不出来的样子,学校外一圈灰色掉渣、随时可以翻越的围墙是我初中叛逆逃课最具象的记忆,也早都拆除不复存在了。
新修了很多住宅小区和办公楼,拓宽了街道、新增了购物广场、商业步行街和大超市,一边感慨都兰人民的生活越来越丰富便利、一边伤感时光变迁、人事都面目全非。后来自觉这份自作多情的伤感实属多余,一座小县城的变迁和发展自有他的步伐和节奏,并不会因为承载了沉甸甸的回忆而放缓脚步,等着故人某天再回来复刻往日旧时光。
晚上到一家据说新开业生意很火爆的酒吧打发时间,人声吵闹、装修风格复古绚丽、还有空桌,店员得知就我和队友两个人后,双手比划了一个盆状,以“这么大的桌子没有啊、其他的大桌子被订完啦”拒绝了我们落座,举目四周没有认识的人不能拼桌,只能不甘心的从酒吧出来,心想偶遇同学旧友的愿景怕要落空。
路过全县唯一的网吧,“e网情深”早期网吧通用名依旧没变,是我和队友共同的欢乐回忆,小时候他天天逃课玩游戏,我也经常在聊天室天南海北的聊,半个小时续一次费,网吧环境脏乱差、烟雾弥漫、泡面辣条味道挥之不去,时不时爆发小规模斗殴,一整排同学或校友会站起来助阵,欢乐又热闹。
第二天队友提议去附近村庄转转,以前很多同学都住在附近村庄,经常邀请同学到家里做客,是我们除了家和学校最频繁的落脚点。现在因为整体拆迁计划,村庄已经基本拆迁了,剩下塌了一半的房子和围墙,依稀能分辨出每户的分界。队友指着其中一处倒塌的房子说那是文同学的家,以前跟他玩得最好。刚说完就看到一人坐在大门旁的土堆上发呆,仔细看依稀是文同学的模样,队友快步上前叫了一声,文同学茫然起身,相望呆滞了好一阵后才相认。双方都很激动,文同学语无伦次的说我好久没回村里了,今天想着收拾下旧木材,怎么就刚好碰到你们了?只能说缘分妙不可言,冥冥中的手牵着两个失联近二十年的人凑巧的又产生了交集,这一刻我们终于找到了窥见过往时光的入口,能沿着彼此不再年轻的音容相貌找回曾经的少年模样。这是我们都兰之行中难得的惊喜。
都兰除了热水古墓再没有能叫出名的景点,计划3天的旅程显得绰绰有余,剩下的时间在吃饭上网玩游戏中度过,临行前我拍了一张街道照片发给老妈,问她“好不好?怀念不?想回来看看吗?”,老妈秒回:“用了大半辈子才走出来,回去干啥,西宁不比都兰好多了?外面天寒地冻的,快回家”。于是返程一路疾驰,迫不及待回了西宁,有老妈在的地方才最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