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与通识》,这是自《棋王》后对阿城作品感兴趣所选。单看书名就十分符合胃口,应当是极好的书。
然而这朴素而诱人的书名背后和我想的并不一样,它其实是一本杂志专栏合集,收录的是1997到1998年上海的文学杂志《收获》的文章。阅读体验也是跌宕起伏,总的来说这是一本我几乎写不出读后感的作品。
十二篇篇幅不短的文字里,是阿城的漫谈,从蛋白酶到世界杯,从古代怪力乱神到现代人性试验。越来越发现中文大神们,中国古代文学的底子都特别扎实,看过的书也杂而广博,鲁迅先生也是,他们闲暇阅读好像都是些从未听说过的古代笔记小说什么的。
这些作者只需从自己浩瀚知识中摘取一二趣闻说与你听,便已经让读者云里雾里消化半天了。这本书,混混沌沌读下来,收获主要在于词句,偶见“基因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什么都吃得,什么都能消化,也就有了幸福人生的一半了”之类会心一笑的话,对全书精神未能领略。所以在艰难的阅读中,逐渐觉得皆为杂谈,搞不明白要义,跳读许多。
好容易来到尾声,有篇附录《清明世界,朗朗乾坤》,作者是唐诺,眼熟——原来虔尘同学介绍的台湾职业读书人。唐诺这篇文章中了解到阿城其人:“就我个人所知,阿城当然是好厨子;也是好木匠,能修护难度极高的明式家具,他最早横越美国的旅费二千美元就是这么赚来的;是好汽车技师,自学而能,亲手组装过六七部福斯的古董金龟车卖钱,最后一部他舍不得卖,红色敞篷,我看过照片,阿城戴墨镜摄于车旁,人车俩皆拉风;而最有趣是阿城还教学生钢琴,这是旅居纽约的名作家张北海泄露出来的,提起这事阿城难得有点尴尬,暗骂了两声。”这也太酷了,“不是吹嘘不是标榜,阿城才真的是那种看菜单看商品目录,比看荷马史诗还津津有味的人。”
唐诺的“读后感”讲,回归常识世界的除魅力量,这是个思维的刹车系统,让人清醒不耽溺。阿城的主题“常识”——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阿城回头来和大陆的人们谈论常识是苦心的,大风大浪走过的潇洒阿城背后的担心总结为四个字是“意识星太”。
点醒了一点之前的阅读混沌,书中说到,常识也是一种知识,只是这种知识最能解构权力。五四时代讲的科学,现在看来都是常识,却能持续瓦解旧专制。过了半世纪,有一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是一句有关常识的话,因为之前,实在是一点常识都没有了。
关于回归常识这事前两天有个个人经历。大概是2013年的时候,通过知乎辗转了解了当时的大V“大玩家张磊”,他的公众号的主要内容是银行卡薅羊毛、财经投资等等。通过一两年的关注,还蛮喜欢和信任他的,再往后一点他推出了自己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懒投资”,在P2P超级红火的那两年,这个平台收益其实非常一般,但是它的银行托管、资金监管措施等等看起来非常好的亚子。在兴趣盎然地投了一年后随着“张磊纽约敲钟”等等消息的远去也逐渐忘记了这个平台……
今年不知怎么突然想起这个平台,再次搜索它时呈现出的信息已然是平台跑路大家维权,讽刺的是在资金兑付开始出现困难之初还有大量名人和大V的背书广告。看着屏幕,的确特别震惊,“投资有风险”“P2P平台风险高”,这些事情是“废话”了,但在亲身经历过一次后,体会到自己盲目相信素未谋面的人也是有点可笑,无论这个形象看起来是多么靠谱。
只从投资理财来说,每过几年就有一波狂热的浪潮,有时是基金股票,有时是金融创新产品,风险是绝对存在的,风险是绝对有可能发生在个体身上的,可是多少人在一片火热的浪潮中,说服自己忽视常识,被裹挟着带走,成为一颗翠绿的韭菜。
这个意义上来看,常识也是可以保平安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