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826057/994e583c6aca9eac.jpg)
【快速阅读337/400】《优秀是训练出来的》刘志雄著。借着训练,把所教的东西落实在孩子的生活中,否则一切的“教”都是枉然。只有训练才能培养出好的习惯,进而建立好的品格。
绪论
1、一个人跟孩子相处的过程,包括三个方面:教他,训练他,管他或纠正他。训练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2、四种类型的父母:疏忽型、放任型、独裁型、权威型。
3、认识孩子的本性:一个小孩就从他需要发展到他想要。主权争夺,谁更聪明,欲望与罪。
第一章基本观念
1、当你发怒时,你已经失去了管教儿女的权利,此时的管教毫无效果,训练也徒劳无益。
2、我们不仅有责任教孩子懂得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更有责任让孩子去做对的事情;不仅告诉他们什么是对的,还要训练他去做对的事情。道德品格的发展是我们训练的最终目的。
3、我们的责任不只是耐心教导(身教或言教)孩子该做什么,还一定要训练孩子,把 我们所知道的在孩子的生命中体现出来。每个人都知道了自己的责任、界限、自己该怎么做了,才会顺畅。
4、无论何事出发点必须是爱,还要清楚地让孩子知道你对他的爱。管教和训练的基本原则——不可发怒。发怒时暂时放下这件事,冷静下来再解决问题。训练的根本是自我控制,自己管理自己,要做自己该做的事。
5、培养自制力。态度要柔和。尊重孩子。要知道跟孩子在一起是一件很喜乐的事。品格的真正改变不是教出来的,是感染的力量。
第二章训练的意义
1、越早训练越好。教导的目的是要让他知道,训练的目的不只是让他知道,而是让他去做。教导目的是给他知识,训练目的是给他实际运用知识的技能。教导让孩子头脑清楚,训练让他们养成一个好习惯。
2、训练要彻底。训练孩子心思意念,端正态度。0到6岁是黄金时期,影响孩子一生。6到13岁影响最大的是老师。13岁以后影响大的是朋友。花时间陪伴孩子,至少有一个人肯花时间去和孩子一起经历、训练、成长。
3、训练效果:到老不偏离,战胜迷惑,增加智慧,训练对父母孩子都有好处。
第三章训练的基本原则
1、不需要懂就可以训练。不能等孩子懂得讲道理了再训练。每个孩子都可以训练。
2、训练服从。训练是很有力量的,可以改变很多东西。知道哪些事是不能训练的,哪些是可以训练的。有什么训练就有什么样的成果。创造一个环境,有计划进行训练,不逃避问题。父母要有一致性。
3、不买顺服,不贿赂孩子,做事前跟孩子约定商量好,分工协作让孩子有参与感。培养坚强的意志而非摧毁意志。自由选择做出好的选择。训练中暂时拿走孩子的自由选择权,来诱导他习惯性地做出对的选择。让孩子学会承担自然后果。
4、最好高明的训练方法是爱。孩子亲近肯定他的人。鼓励不是贿赂、利诱。鼓励方法:言语和表情,特别的活动,奖状。过简朴的生活。
5、让孩子懂得人生本来就是不公平的。知道公平和公正不是一回事。拥有健康的心态,不要为了一件不公平的事耽误一生。
第四章训练的实例
1、玩得爽。玩的背后有规则,一个孩子的观察力、反应速度、学习能力以及各方面个性的培养,都跟他从小怎么玩有关系。跟孩子做朋友,给孩子找朋友玩,动静结合。玩有创造力的玩具。鼓励孩子参与各方面的运动,训练孩子控制玩的时间。控制电子产品的时间。鼓励孩子跟别人一起玩,有沟通,培养群体意识。父母要投入。欣赏大自然,走进大自然玩耍。
2、吃得香。训练孩子不浪费食物。控制体重,是自我控制出了问题。细嚼慢咽。
3、睡得甜。早睡早起,规律作息。
4、信仰。让孩子去经历,有自己的崇拜人物,多读人物传记。
5、读书。训练孩子从小爱读书,不可一日不读书,阅读是一个累进的技能。训练从出生开始。读书给孩子听。帮孩子积累常识。从书中找答案,和孩子一起去图书馆找答案。训练孩子主动,不泼冷水,不可说教。善用影像工具,看电影然后读书,要孩子自己认知。建立长远的亲密关系,想象力胜过记忆力。综合表达训练,与孩子一起成长。以书为礼物。
6、自我控制。控制自己的脾气。找原因不是追究责任。接纳情绪,教孩子怎么处理发脾气。接受后果。疏导情绪。
7、礼貌。多为别人着想,有自尊。懂得感恩说谢谢,如何请求别人帮忙。不插嘴,说对不起,机会训练,跟不同年龄的人相处。
8、惧怕。天生的,不是懦弱。分类:合理惧怕,不合理惧怕。自己想出来惧怕。耐心陪伴去克服。
9、诚信。魔鬼是谎言之父。以身作则,寓训练于游戏,有方法有程序,承担自然后果。
10、做工。工作️发展品格。让孩子从小知道赚钱不容易。从动手里体验真实人生。带孩子一起去做家务,一点一滴学着做。工作中建立信心。养成动手做的习惯。从小训练。训练正确的工作观。热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