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mp叔是桥中副总裁,他是人类学的拥趸,擅长用户研究与洞察。他也是历史、哲学和科学的粉丝。
这篇满是他个人风格的《从抢银行到项目管理》,是桥中每周三的午餐分享干货。

记得黎叔在《天下无贼》里有句很出名的台词:“最烦你们这些打劫的,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好象说完他就被揍了。不过他应该庆幸没对下面这个打劫的说。实际上,他如果知道有这么个人物,应该会对打劫的所发明的技术印象深刻。

Herman "Baron" Lamm是德国人,出生于1890年4月19日。他被称为“现代银行打劫之父”。从一战末期(约1918年)到1930年,Lamm集团成功从银行抢到了超过100万美元。自从知道这个人之后,我忍不住去找了找他的生平。这个人在28岁以前的生活实在很不起眼。他曾在普鲁士军队中服役,但因为与人打牌时作弊而被撵出队伍。他在1914年移民美国之后一直也没有正经工作。他的生活看上去只由两件事组成,打劫和坐牢。如果他的生活这样持续下去,他现在应该不会如此臭名昭著。黎叔也没说错。但是在1917年,他在犹他州某监狱坐牢的时候根据他在军队里所学习的知识发展了一套抢银行理论(Baron Lamm Technique)。这套理论对于“抢银行业”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至今还在抢银行“第一线”发挥作用。
Baron Lamm Technique
提前几周的准备;
首创 “casing”:去银行踩点,画图,甚至假装记者去了解银行内部运作;
给每个人分工:谁放哨,谁在大厅,谁干金库,谁开车;
事先用仓库演习;
严格执行时间,规定的时间一到,不管拿没拿到钱都必须离开;
侦查确定不同天气情况下的逃跑路线,并计算时间;
在车的仪表盘上粘贴精确到十分之一英里的地图。
看看这套理论,有何感想?我感觉它深合项目管理的精髓。无论项目管理的理论如何发展,它的核心步骤都是3个,计划、执行、控制。在这套理论里,非常清晰地展示了这三个步骤。
大家都知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一个好的项目计划所起的作用甚至超过一半。引用某句对Baron Lamm Technique的评论:
“这套暴力美学的精髓,是事先不厌其烦的准备工作。所有可能性都要考虑到,一切意外都有预案。最专业的高手从不指望临场发挥,随机应变是外人看来的一种错觉。”
在日常的研究咨询项目工作中,项目经理经常需要面对存在种种不确定性的项目目标或方法。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不是做到哪里算哪里,而是要在项目初期投入巨大精力进行项目计划工作。具体而言,要做好以下几点:
明确项目终点及原因
无论是研究或咨询,所有的项目工作都是为了达成所设定的项目目标。项目经理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要明确项目的目标是什么?要递交什么样的递交物?这要求项目经理不能仅仅只是理解建议书中字面上的意思,还要尝试着收集与客户相关的多方面信息。只有在知道客户为什么要达到这个目的的情况下,才能确保自己最终完成的工作能解答客户最初的疑惑。
充分收集信息
在进行项目计划的过程中,切忌不懂装懂。这并不是说一定要弄清楚所有的事情才能开始项目。而是我们要确保在项目开始前,我们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在研究咨询项目中,我们本来就是被委托去了解自己所不知道的事情的。在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对“不确定”有一定程度的容忍。但我们至少要知道存在着什么样的、因为什么原因的不确定。项目过程中的“雷”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开始项目的时候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Casing”这条就很生动地说明了这点。
应用MBO原则拆解任务
这里所说的MBO是指Management By Objectives。这个应该不难理解。所有背KPI的人应该都懂。把项目要达成的最终目标(通常是个比较抽象的问题)按组成逐层拆解,一直拆到具体的、明晰的问题层,然后把它们转换成一个个日常工作中可以执行的任务。
比如上面“侦查确定不同天气情况下的逃跑路线,并计算时间”这条。抢银行的最终目标不是为了抢到钱,而是为了能享受到所抢到的钱。要想达成这个最终目标,二级目标是抢完银行后要能成功逃跑。而要达到这一点,某个三级目标是逃跑的时间必须尽可能短。然而逃跑时间又受天气、路线的影响。因此,穷举各种天气,测算每条路线所花费的时间就是可以执行的任务。
要做好这一点的方法和工具很多,比如思维导图、问题树/鱼骨图、SMART原则等等。这里不一一赘述。
合理评估团队能力和工作量
项目开始前,项目经理对于每个团队成员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要有合理的评估。从而对大家进行合理的分工,从而帮助项目成员在项目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协作。从成员来说,被分配的任务如果有些stretching,要知道自己缺什么并加之针对性的练习。
执行时死磕执行细节
在项目的执行阶段,大家在紧跟项目计划的前提下要死磕每一条任务的执行细节,因为这些具体任务的高质量完成才能保证最终目标的达成。在100年前还没有百度地图的年代,逃跑时路线精准很难。Lamm们所采用的方式就是在仪表盘上粘贴精确到十分之一英里的地图。
实时复盘与提升
虽然项目过程中,往往不能象Lamm集团那样用仓库进行长达数周的预演。但如果换一个思路来看,每次的工作都可以成为下一次的起点。这样的话,每一次工作都是下一次工作的预演。每一次访谈、每一次分析、每一次讨论、……都可以应用这样的思路来进行。这种工作方式要养成习惯,象呼吸一样自然。
及时止损
在研究咨询项目中,最宝贵的资源就是咨询顾问们的时间。在项目工作中,时常会遇到难题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但在项目过程虽,时间往往是最稀缺的东西。如果某项任务,大家投入了巨量时间而收效甚微,那么项目经理必须要通过更换工作方式或向他人求助以及时止损。咨询界流传很广的名言“不要试图煮沸大海”和“不要重新发明车轮”,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有评论称“Casing”把抢银行变成了职业,而“严格执行时间,规定的时间一到,不管拿没拿到钱都必须离开”这条,把抢银行变成了艺术。
关于研究咨询项目的管理,当然还有更丰富的内容。不过万变不离其宗,一个劫匪都可以应用其基本理论改写抢银行史,从事研究咨询业的有志青年理应做得比他更好,不是吗?
为了避免带坏小孩子,有必要跟大家交待一下Baron Lamm的结局。
1930年12月16日,Lamm团伙抢完银行逃跑的时候,司机看到一个联防队员正走过来。他一紧张就来了个180度的急速掉头,结果汽车爆胎了。作为一群专业的劫匪,他们当然是有预案的。他们立刻抢了第二辆车。没开出多久,他们就发现这辆车限速35英里。车主担心他爹飚车所以在车上装了限速装置。于是他们就抢了第三辆车,是辆卡车。这显然不是一辆理想的逃跑车辆。他们接着抢了第四辆车。不幸的是,那辆车只有一加仑汽油。结局是大约有200名警察和联防队员(armed citizens)包围了他们。在一名成员被打死后,Lamm和另一名成员开枪自杀。还有两名被抓捕后被判终生监禁。
"动刀的必将死于刀下"
——马太福音
"被项目搞死的,必将靠努力和反思获得重生!"
——Gump瞎说的
桥中作为服务设计的布道者和全球服务设计联盟上海主席,一直致力于在中国传播服务设计理念、对接全球资源,用服务设计赋能组织,帮助中国企业用服务设计更系统、更有方法地创新。
2019年4月,首届全球服务设计联盟中国大会将在魔都落地。不论你来自什么行业,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服务设计的知识,赶快扫描下方图片二维码享受早鸟价格!

大会信息咨询
微信:121056969
邮箱:leo.ma@shcbi.com
联系方式:021-52359859 转接80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