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的一个同事请了病假,于是替她去带班上课。在涉及一个课后问题时,我顺势提问了一下,结果全班没有一个学生举手。我猜想:是问题有难度,学生们都不会?我就想测试一下,故意把难度降到了最低——谁能把题读一下?结果还是没人回应,也没人举手。这回我确定了:这群孩子不是不会才不举手,可能是不喜欢举手或者不习惯举手。这可不是啥好事儿,得引导一下。
我点了课代表的名,是个很文气的女生。她以为我点她的名是让她读题,于是她捧起课本就去读,我做了个制止的手势。
我问她:让咱班学生读题干,你觉得大家都会不会?
她说:会。
我又问:你会不会?
她:会。
我:会为啥不按老师的要求举手回应呢?
她:老师,我们从来都没举过手回答过问题,都是老师指名的。
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示意她坐下了。然后我问全体同学:是不会举手?还是不想举手?还是没有举手的习惯?
大家几乎异口同声的回答:不习惯!
我说:孩子们,你们知道举手的习惯有多重要吗?(接下来举了几个举手反应快带来大福利的例子)当你拥有了举手的习惯,遇事就会条件反射般马上做出回应。于是就很容易抓住幸运和成功的机会。机会多是用“手”去抓的,而不是用脚。很多成功的机会都是稍纵即逝,我们一定得学会去“抓”,而不是“等”,更不是“躲”。不习惯举手,就有可能与成功失之交臂,擦肩而过,还有可能会给自己留下很多不该有的遗憾。
分析完利害关系后,大家一致表示愿意举手。于是又教他们举手怎么举,举哪个手代表什么含义。
一般上课发言都是举右手,这是很多地区不成文的规定。上课的时候举右手是表示对老师的尊重,上课老师提问的时候,要举右手来代表回答问题的意愿;可以举左手代表其他事情,比如上厕所或者其他事情。这样就很好的区分开两者的不同。举手的时候举起右手,高度要高过头部。
接下来就是实战。训练举手的反应,其实是有目的的培养他们举手的习惯和意识。
我继续回到刚刚要求回答的课后习题上。问谁愿意与大家分享下自己的想法?结果还是没有人举。我问怎么回事,大家纷纷说,不会说,怕说不好,不敢举,怕提问到了自己不会。
我笑了,说:咱刚刚不是说了吗?这个不是真的提问,只是训练大家举手的反应!就这都把你们吓住了?来,接下来,继续,好不好?
(其实,这里我用的是院长课上讲过的“装装样子你又不损失啥”)
于是,我又即兴连续问了大家好几个问题,孩子们举手的反应越来越快,看着一只只高举的手,像小树林儿一样,心里感觉特别舒服。于是我抓拍了两张照片,并向他们如实表达了我的感受:“看到你们一个个把手举得向小树林儿一样,即便你们不会回答问题,老师心里也可高兴,感觉可有劲儿了!所以孩子们,一定要学会配合,哪怕装装样子呢,也得勤举手,常举手,多举手!老师心里一高兴,给大家上课的劲头会更足,大家说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孩子们异口同声回答:“我们!”
这时前排角落里有一个小个子男生,把手举得很高,我笑着示意他起立,他站起来,声音很小的问:“可是,老师,如果我们会不会都举手,老师真的提问了,我不会,咋办?”
“这个问题提得好!这也应该是大家共同的担心呢,对不对?这就很好,你看,才这么一小会儿,这个孩子就已经学会举手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了,真是特别棒!此处应该有掌声!”我第一时间鼓励了这个已经知道举手提问问题表达想法的孩子。大家热烈的掌声让这个男孩儿涨红了小脸儿。
“孩子们,不用担心,举手是配合,也可以是真的会。如果实在不会,被老师提问了,也没什么。允许不会。因为你们是学生嘛!不会了,就按照我教你们的,起立,站直,目视老师,(因为有很多孩子平时的站立都是低着脑袋、垂首站立、望向地板的,我给他们讲那是犯错、犯罪、认罪伏法的姿态。不好。)如实向老师表达:这道题我还没想好,我可不可以找个同学帮帮我?这样,既不让自己难堪,也没让课堂尴尬,还可以给自己信得过的、有能力回答此问题的伙伴一次回答问题锻炼的机会,是不是一举多得?”
最后,我再一次向孩子们总结强调了三点:
1.人得学会配合,比如课堂举手。
2.人一定要学会表达、善于表达。这样可以减少很多误会和麻烦。
3.人一定要学会求助,善于求助。会求助的人运气好,成功几率高。
以上三个“学会”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如果真的拥有了,比学会几个英文单词、会做几道数学习题,威力要大得多,后续带给自己的帮助也会很大。
教育孩子如此,大人也是如此。
现在还有多少父母目前也还不会配合、不会表达、不会求助,又怎么能教会孩子这“三会”呢?所以,父母要始终在学习成长的路上,并且最好是走在学习心时代家庭系统教育的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