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DISC——我的阅读变现

DISC——我的阅读变现

作者: 书玉2018 | 来源:发表于2018-11-06 22:10 被阅读0次

写在前面: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看过不少的书,却无法见证它对生活的真实改变。

一、我的DISC

DISC,常见的是DISC测评,常被HR使用。它是促进自我了解、相互认识和扩展人际关系的工具。但此文分享的DISC,是我在2018年国庆发起的“七天七本”速读挑战时总结并与大家分享的主题——我的阅读变现的四种方法。每个字母代表一种,希望在阅读中收获愉悦与顿悟的同时,在阅读后仍能创造贴上自己LOGO的产品。

二、我的阅读目的

在小六的洋葱阅读法中,看到一段话,高度的认可也是曾相识。小六老师说:在这个学习的时代,阅读不仅是学方法、学概念、学模型,更应该学习的是理解概念、之后基于概念自己设计实践方法。似曾相识,在我的高效笔记营和笔记课程里,提到我的阅读目的是意识启发或者行为改变。要么是认知层面,要么是行动层面。践行极其功利读书法。

学习关注输入与输出,阅读作为学习的一种方式,当然,我们也要关注阅读的输入和输出。如何输出?输出什么东东?在此,我用“变现”一词替代输出的东东(或者MVP,最小化可行产品)。基于这认知或行动两个层面的升级与改变,建议大家做阅读的三有新人,有阅读,有输出,有变现。

三、什么叫“变现”?

变现的原意是把非现金的资产和有价证券等换成现金,简单来说就是有价值的东西变成现金。

但是我想说的是,变现不等于金钱。金钱是从自己的角度去看的。通过变现,自己获得了金钱。例如将自己的产品卖出,获得金钱回报。但是我更看重的变现,是站在他人的角度。因为你的输出,别人获得了价值。这才是我眼中的变现。而这个想法正好是我在阅读《给予者》时的自我启发。在社群中持续的做好给予者的角色。

相比随手帮个小忙,提炼知识晶体,在知识分享中彼此升级迭代,共建学习友谊,创造人生的更多不可能。这或许更能体现当下自我价值。当然,肯定的眼神,鼓励的微笑,随手便利也同样重要。推己及人,倘若用分享知识的方式促进彼此的升级迭代,你将更快成为他人圈中的优秀人脉。

四、4种阅读变现方法

具体如何在阅读变现呢?4种方式,行动,写作,分享与授课。由4个对应的英文单词组合而成,与DISC同名,但不是讲性格测试,讲的是阅读变现的方向与方法。

方式1:行动

我在阅读《给予者》时,书中提到的核心工具:5+50+100 钛合金人脉关系清单。识别你人脉中5个顶级联系人,50个关键联系人,100个重要联系人。同时还给出了10项人脉关系取舍的标准:正直可信、值得信赖、值得尊敬、充满关爱、愿意倾听、积极主动、拥有耐心、具足智慧、善于交际、优秀人脉。

基于这本书给出的方法,我做了以下行动:罗列身边的人脉,用10项标准筛选了155个联系人名单,作为自己人脉管理的起步。这就是阅读变现的第一种方式,DO,行动改变。

方式2:写作

很多时候,写作灵感是稍纵既逝,所以我的写作通常都会紧紧地抓住灵感的尾巴。充分利用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的临时语感,记录所想所悟,以文字方式固化。

在国庆第四天的时候,我在朋友圈里面发了4张16宫格的速读笔记。其中有一位朋友私信我。第一她想了解给予者这本书,第二她想了解16宫格速读法。所以我将国庆发起的七天七本书打卡活动分享给她,因为里面有一节25分钟的速读课程和速读工具的应用方法。同时我把《给予者》这本书的封面也拍照给她。因为这本书我是在图书馆借的,我又担心她借不了这本书。因此我就答应她:写一份读书笔记,将核心内容以文章的形式与她分享。因此就有了《给予者》的读书笔记——《6个人脉管理小工具,持续践行“给予者”》(已收录于简书《成长励志》专栏)。

写作的产品,我们得找个发布平台,不能私藏着。有分享,才有反馈,有反馈,才有进步。我通常选简书。在简书写文章再向专栏投稿。对一些有信心的稿件我都会去投稿。第一,专栏对稿件有一定的门槛,如果能被专栏收入,对自己也是一种激励。第二,如果能被专栏收录,将有一个更大的平台,引来更多的流量。

除了在互联网投稿,我还会在企业内刊,或者公开发表的学术期刊投稿,当然发布主题不同的文字产品。门槛越高,自己激励就越强烈。

如果大家暂时觉得写读书笔记有点难度,可以先试试简单的。目前我总结的写作变现产品有6种:从简单到复杂,依次为概念卡片、书单推荐、知识干货、读书笔记、随笔随记和主题笔记。内容稍有点多,它们的差别也可从名字推断。下次找机会再与大家专题分享。

方式3:分享

我认为分享比写作要求更高。写一篇文章,如果读者不愿意读,那就安静地躺着。但是做分享的话,你得站在用户的角度,去思考:别人花了时间去收听你这次分享,他收获了什么?他的时间投资回报率是否满意。

尊重每一次的分享机会,是我在线上学习社群分享中对自己的要求。以这次20分钟分享为例,我准备了不少于6小时。在某一学习研习社的三个月,我获得了三次与分享有关的奖项,组织方的评价是:每次的分享不仅逻辑清晰,而且目标明确,给人以启发,绽放光芒。并以此为切入点进入优秀学员的队伍。三个月一共分享了九次,平均每十天一次(此文稿是第十次)。主题包括谈梦想,谈阅读,谈课程设计,谈社群运营。坚持每一次分享都有一个主题;每一次的分享,都能让听众有所得。

根据自己线上线下的分享经验,提炼了分享变现的4个注意事项。一结构布局,结构思维是沟通的基础。二视觉呈现,通常采用PPT的形式,如果不方便做PPT,用幕布大纲也是可以的。三控制时长,通常每分钟250-300字,看分享环境与对象来决定。四声音呈现,让你的演讲更有吸引力。

如何让你的声音更好听?有3个小绝招。是一个专门做演讲课程的大咖老师私下分享,后经自己实践总结提炼:

一面带微笑地说。

二挺直腰板说,如果是站在讲台,那么就丁字步定住;如果是坐着用语音,那么请坐板凳的1/3。

三对象感。想象有观众正坐在你面前非常认真地听你演讲,将自信融入你的声音中。

方式4:授课。

国庆7天读了7.5本书,涉及写作、笔记、阅读、用户思维、沟通、社群、人脉、生涯、品牌等主题,与我的高效笔记课程发生链接,更新《金币4步法》高效笔记课程框架,设计了6节精品课。期待未来有机会与大家见面。

授课变现可分两大维度,对内和对外。当然我们要先做好对内,把书读厚;再做对外,把书读薄。对内的原则就是为了做课程而做课程。把你所接触到的知识点,如知识的树叶,把它串在小树枝上形成知识晶体。慢慢的把不同的小树枝串在一个树干上,形成你的知识体系。

第二维度对外,原则是用户思维。用户不关心你的内容,他们关心的是你的分享会不会让他变得更好。听众什么时候会关心这个主题?他们在这个主题有什么样的痛苦和困难?他们在听课的过程中会想得到什么?

当然,如果要做一个更符合大众口味的课程,光靠这几个小问题自问自答还不够。调研还要做,做不同深度的客户调研。但前提是你的认知得提到达。

以上是我的四种阅读变现方法,DISC,与性格测评同名,但意义不同。四种方式,总有一款适合当下的你。因为我也是从阅读小白走过来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ISC——我的阅读变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kmp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