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两个月,蛋壳公寓爆雷的事闹得很大,我“北漂”“沪漂”和“广漂”的朋友们,几乎都受到了影响。
在凤凰WEEKLY财经一篇文章里,我看到了这群绝望的年轻人的缩影:
昨天凌晨三点半,在收到蛋壳公寓房东收房的通知后,毕业即失业的他点燃了房间,从18层一跃而下。
一名蛋壳公寓的女租客被逼退房,激动之下拔刀指向房东,但房东丝毫没有让步,坚决收回房子。
一位26岁的租客走投无路,站上了蛋壳公寓总部的楼顶,对着楼下围观的退租人群说:“我死了以后,希望大家的钱可以退回来。”
……
网上有人质疑:房租最多不过小几万块钱,为了这点钱而放弃生命,值得吗?现在的年轻人也太脆弱了吧?
你或许不知道,对于一些挣扎在生存线上的人来说,钱等于他全部的安全感。
被蛋壳爆雷事件砸中的雯雯告诉我,“把我们这届年轻人逼上绝路的,不仅仅是这小几万块钱,而是安全感被掏空的绝望。
白天,我们打工人要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下班时间到了还有996的福报等着我们,好不容易攒点钱,在这座城市里租到了一个短暂的落脚点,没想到钱被中介骗走了,房东还让我们卷铺盖走人。”
成年人的安全感,都是钱给的。
1.渴望“钞能力”的中年人
前几天我写了篇文章《什么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数人却没有》,有人评论说“钞能力”。
如果我还是20+的单身小姑娘,大概会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动不动就谈钱,一看就知道是俗气的中年人。
但现在,刚刚跨进30岁门槛的我面对着房贷、车险,四脚吞金兽和日常生活里的种种开支,真的也很想拥有钞能力,希望自己能快速把房贷还完,希望装修选家具时能只考虑品质,希望自己不用在给娃挑选尿不湿时四处比价。
这时的我,特别能理解2018年在网上爆火的那个段子: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房有车有娃的那些。
这两年里,不知有多少原本可以任性辞职的人,变成了可以被随意责骂的中年人。
换个角度想想,其实所谓的“中年危机”,多半都和钱有关系。
中年事业危机,一般与突然裁员或降薪相关,或者是职场发展卡在了“上不去”的瓶颈里;
中年婚姻危机,即将面对撕破脸面的财产分割,以及其中一方独自抚养孩子的经济压力;
中年健康危机,是明知道休息和放松有益身体,却不得不加班、应酬,以保障全家的正常开销;
中年情绪危机,多是由当下没钱引起的压力,或是担心未来赚不到钱而产生的烦躁与焦虑。
随着年龄的增长,钱的重要性会越来越高。
年轻的时候,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况且初出社会,没钱至少还有青春,而青春就意味着种种机会,意味着人生的无限可能性;
但人到中年,我们已经奋斗了几年、十几年,生活上处处捉襟见肘已经很尴尬了,如果还要回头跟“00后”那群孩子们竞争,心里的抵触情绪恐怕谁都难以忽略不计。
2.为什么没钱的时候,最容易失去安全感?
为什么在大多数人眼里,钱与安全感划上了等号?
①钱是安全需求的必要保障。
钱,分属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第二层中的安全需求。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你能赚到多少钱,银行卡里有多少存款,信用卡里的待还账单,这些都与安全需求里的其他因素(家庭稳定、健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等)紧密相关,同时也为更高层次的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奠基了基础。
对于一小部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来说,一日三餐和安眠场所都成问题,自然难以建立安全感。
②原生家庭的金钱观影响。
很多80后、90后实际上都已经走出了“吃不饱,穿不暖,无所居”的生活困境,仍把安全感与钱紧紧相连,主要是受到了原生家庭的金钱观影响。
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从开始工作以来就一直有定期储蓄的习惯,但是每次打电话给家中的长辈,他们仍然要唠叨“钱要省着点花”,“不要老是吃外卖,既不干净又浪费钱”……
尽管我的内心很非常抗拒这些“钱钱钱”的关心,但每次遇到大额开销时,心里却不免被愧疚感占据,脑海里不禁浮现出爷爷奶奶描绘的,他们年轻时吃糠咽菜的画面。
老一辈的俭省,是为了让儿孙们的生活更好一些,不用为金钱发愁。
可是他们的唠叨,又会让我们有一种不敢比他们更幸福、更轻松的恐惧感,潜意识里也根植着“我不配获得金钱安全感”的想法。
③社会舆论鼓吹精致生活。
“精致”原本是一个特别美好的词汇。
但近几年,这个词慢慢被营销坏了,从“经济能承受的范围内,要给自己最好的”,演变到了“哪怕信用卡透支、花呗分期,也要买口红,买包包,买限量版球鞋,因为生活不能将就”。
我刚毕业的时候,特别信奉一句话“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所以我每周末都会给租来的那间房进行大扫除,用抹布把每一块地板擦干净。
后来公司招了个95后的小姑娘,同事们帮她搬家时,惊讶地发现她的出租屋简直被打造成了公主的卧房,贴了粉色的墙纸,房间里铺了白色的长毛地毯,随处一角都是网红ins风。
一个耿直的男同事问“花了不少钱吧?”
女孩说,“不贵,也就3000多。”
男同事又问,“可是才住了半年就要搬了,不心疼吗?”
女孩白了他一眼,说出了我最熟悉的那句话“房子是租来的,但生活不是”。
要知道,她的工资大概也就4000元一个月,花3000多块装饰屋子,相当于她要投入几乎整个月的工资。更何况,她平时也是“潮流先锋”,衣服、鞋子和包包虽然都不是奢侈品牌,但却很少重样。
那一刻,我忽然理解了“精致穷”的含义。
当社会舆论不断鼓吹“精致生活”时,总有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刷爆自己的工资卡、信用卡,去做待割的韭菜。
④物质欲望远超赚钱能力。
当能力大于欲望时,我们会收获极大的满足感;当两者差不多能平衡时,我们会感受到很多小确幸。
但当我们的物质欲望远远盖过赚钱的能力时,我们会感到烦躁、焦虑、无所适从,甚至极度怀疑自己当下的选择对不对,总是想找到一条快速敛财的捷径。
我们都见过这样的宣传,《90后女孩学会XX技能,副业月入过万》或者《参加了XX财商训练营,小白3个月盈利五位数》……
专注找捷径的人,常常会被这样的营销套路吸引,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去学习作为的“快速变现技能”,而后陷入恶性循环:赚不回本钱→继续被套路→更加焦虑→换个坑继续跳→还是赚不回本钱……
我相信,任何一种副业或理财方式,都有办法赚到五位数、六位数,只不过并非人人都可以,或是两三个月就能速成。
然而,当你已经为钱急红了眼,就很难看到这个真相。
3.Get钞能力,掌控安全感
让我们失去安全感的套路有那么多,那么,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逐步而稳固地掌握“钞能力”,把握人生选择权呢?
①定期储蓄,不投机。
我曾经在某财经博主的文章中读到:现在国内有一种明显从储蓄滑向超前消费的大趋势。
这意味着,当你改掉超前消费的毛病,并且注重定期储蓄,就很有可能在未来二三十年内,超过同辈大多数人的财务状况。
很多人都陷入了“没钱等于没有生活品质”的焦虑中。
其实,精致生活不一定都要花钱,你可以看看《断舍离》这本书,好好了解一些less is more的艺术。
与此同时,你也要学习一些基本的财务知识,像是基金定投等。但,不了解的东西千万别碰,避免盲目地投资,更不要企图通过投机获利。
②避免把安全感100%与金钱挂钩。
纵使没有钱是万万并不能的,但钱也不是万能的。
我相信看到这篇文章的大多数读者,你们早就已经脱离了“极端贫困”的圈子。此时,安全需求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满足,过度渴求金钱,反而会降低你唾手可得的安全感。
当你为“未来赚不到钱”而倍感压力时,本质其实是内在的不自信,潜意识里认定自己无法战胜还没有发生的危机。
事业也好,婚姻也罢,人生总是充满了大大小小的选择和挫折。
你需要明确: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稳定,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的危机和风险。
③迭代升级,保持竞争力。
很多人渴望的安全感,其实是一种合法合德范围内的“无拘无束”,即始终拥有选择权,拥有创造新的选项的能力。
比如面对职场恶意竞争,我们可以选择忍受,也可以选择换一份工作;面对裁员危机,我们可以马上找到下一份工作,也可以先旅游度假两三个月。
想拥有这样的能力,你就需要定期更新自己,保持较强的竞争力。
当你始终在人力资源的交易市场上,属于“稀缺”的那一方,就能最大程度地确保自己有选择权,并对自己选择的生活有掌控感。
20+初入社会的迷茫也好,30+和40+面对中年危机的恐惧也罢。
你应该相信,人生少有什么过不 去的坎,哪怕此刻你的眼前一片漆黑,只要你尽量保持冷静,尽量做好眼前的事,重获生活的安全感,掌握赚钱的钞能力。
这些,都是迟早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