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都在追热播剧《大山的女儿》,该剧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黄文秀为原型而创作的。其中,他爸爸生病后看到文秀有一段时间经常回家,对文秀说要以工作为重的话,听后很有感触,他说,“孝敬有两种,一种是孩子总在父母面前忙前忙后,端茶倒水,把父母伺候得舒舒服服,相反会让父母觉得自己活在这世上很多余,他们不应该在这个世上;另一种是孩子离父母很远,可是他们总是给父母带来他们进步的消息,父母为孩子感到骄傲和自豪,享受这种快乐”。这番话与前段时间的热播剧《人世间》中周秉昆的姐夫冯化成所说的如出一辙:“孝分为两种:养口体和养心志。伺候在父母身边,照顾衣食住行,是养口体;远走高飞有所成就,让父母以此为荣是养心志。”剧中周家的周秉昆就是伺候在父母身边,照顾其衣食住行,是养口体的,哥哥周秉义和姐姐周蓉,就是远走高飞有所成就,让父母以此为荣,养心志的。
对父母而言,不管是留在身边伺候,还是远走高飞奔前程,那都是儿女的孝,特别是在教育内卷严重的今天,父母更希望孩子能养心志,学有所成,远走高飞,功成名就,让父母引以为荣。对子女而言,完美的孝顺是既要养口体又要养心志,这两种孝,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就像《人世间》中周秉昆对他妈妈说:“养心志和养口体。反正这俩活儿,我全包了。一直在你身边待着,啥都不缺你的,还让你脸上有光。”周母听到这样的话,十分欣慰。确实,当父母渐渐老去,日渐孤单时,虽然他们不说,但其实他们更需要子女陪他们一起慢慢变老,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享受天伦之乐。
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为人子女,在父母身体健康时,可以适时远走高飞,但“儿行千里母担忧”, 无论走多远,飞多高,都要记得来时的路,在父母慢慢变老、需要我们陪伴的时候,要及时尽孝,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不要给自己留下“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养口体和养心志”,即使在现实中要两者兼顾并不容易,但作为子女,也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做到最好。您做好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