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新浪2019教育盛典在北京盛大举行。近千名教育学者、行业权威、院校代表、跨界机构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聚焦“教育的力量”主题,开启一场非比寻常的教育智慧之旅!
新中国成立70年,教育又站到了新起点。是洞悉趋势、乘势前行?还是大胆创新、破局而立?!保有“爱”的情怀,冲破传统桎梏,拓宽全球化视野,借助科技和大数据,联结更多资源。本届盛典与千万教育者一道再次回归教育本源,汇聚更大的教育力量,探索新时代教育的更多可能性和美好未来。
西湖大学光学工程讲席教授、副校长仇旻以“科技新青年的成长之路”为主题,分享了西湖大学的理念以及他本人对未来教育的憧憬和坚守。
西湖大学光学工程讲席教授、副校长仇旻
“青年人将承担怎样的职责?”仇旻说,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历史交汇期,也是历史机遇期,其核心就在于青年,“当代青年人是开放的,他们有机会接触最新的资讯与最新的知识;他们注重个性,注重释放自身的力量;他们是离不开网络的迷茫一代,因为没有任何人知道,在这个极速变化的时代,未来社会将何去何从。”未来已来,如何破题的关键恰恰是年轻人,而大学是每一位年轻人进入社会前非常重要的一环。
西湖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学。从2017年西湖一期19位博士入学到2019年西湖三期的195人,西湖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始终是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此,我们在招生时,不限年龄、不限学历、不用考试、不唯论文,”仇旻表示,不论是理科、工科、生命科学,西湖大学鼓励每一位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思维碰撞,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做独特的自己。
以下为仇旻的演讲摘录:
仇旻:非常感谢新浪教育给我这个机会。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规定,我还有一个月就不是青年了,今天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在这样的场合里以青年的身份为大家讲讲科技新青年的成长之路。
我们这一代青年承担着什么样的职责?我们经常说,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的大变局,年轻人如何把握这样的历史机遇呢?这一代青年又具有什么特点?这一代青年,有非常多的机会接受到最新的知识、最快的资讯;这是比较自我的一代,不是自私,而是非常有个性;这也是离不开网络的一代,在家里宅一天、两天,甚至一个星期,也没有任何问题。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讨论未来是什么?他们往往想得不太清楚。我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出生的,我很小就下决心做一个科学家,但是我问我的孩子、我的学生,他们经常说走一步看一步,以后再说。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太多的机会和选择。
青年人走向社会之前,或者成年之后进入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社会,就是大学。我去年正式加入西湖大学,西湖大学承担了一个使命——我们要做高等教育的探索者,甚至是改革者。西湖大学是新中国第一所社会力量举办、国家重点支持的新型研究学大学,施一公校长提出九个字:“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高起点”是指从博士生起招;“小而精”是指预计到2026年,师资规模不超过300人,学生规模不超过5000人;“研究型”是指从诞生或构想的第一天起,西湖大学就要做世界上最一流的创新研究。
西湖大学目前没有本科生,只招收博士生,第一期19人、第二期120人、今年第三期195人。他们来自世界各地,今年有19位学生来自海外。
我想,西湖大学的使命、以及教育的力量,就应该体现在如何把这些年轻人培养成为真正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他们应该是求知、探索、厚德、担当的年轻一代。
为此,学校进行了一系列非常重要的探索和尝试。招生方面,西湖大学博士生选拔采用不限年龄、不限学历、不唯论文、不用考试的机制,学生和顶尖的教授一起做科研。师资方面,截至目前已经聘请了108位教师,都是全职在西湖大学工作的,我们不接受任何兼职。大学之大,在于大师之大。这108位教师,包括10位讲席教授,是从9000多名基本上来自海外的申请人中选拔出来的。这样的比例也保证了无论他们是年轻人还是资深教授,都是在本年龄段最顶尖的科学家。对西湖大学来说,营造学科交叉的氛围也非常重要。校长、副校长和教师,会为了创新的科研项目吵得天昏地暗,但同时也积极讨论该怎么互相支持和合作;而双导师制度可以让一个学生同时拥有两个导师,比如一个来自生命科学学院,另一个来自工学院,这样的交叉才能产生真正的创新科学。
我们还非常重视人文社科教育,经常邀请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到学校与师生交流,,如故宫的看门人单霁翔先生、作家麦家等。人文培养、科学创新、学科交叉一定能够产生最先进的科研成果,所以我们非常鼓励这些探索,非常希望西湖大学的博士生敢于去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