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觉得你变了”,朋友如是跟我说。
我???!
其实,很早之前我就下定决心要来北京的。小时候,父母和舅舅合伙在北京开过一个汽配店。当时,我还是幼儿园,从温州一个叫瑞安的小地方出来。虽然现在温州属于二线城市,发展也很快,但当时在我们瑞安那个地方,只有一些比便利店大一点的超市,从来没有见过,像我们当时住的那个地方附近那样,有一个有好几层高的大超市,那个超市甚至还有地下一层。那是,那时的我从来没见过的,从此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后来上小学的时候,我是回去上的。一年级的时候,有一篇文章讲的是天安门,老师就问我们,“你们谁去过北京?”结果当时,只有寥寥几人举起了手,我心中顿时觉得自豪极了。从那时起,我才知道北京这个地方似乎很有名,我觉得我是不一样的,我可是在那里待过一年半载的人耶,我就觉得自己也算是半个北京人了。随着我的长大,我对北京又有了更清楚地认识,后来又经过了2008年地奥运会,我更坚信我总有一天会回北京的。
上了高中之后,大家开始讨论毕业后的去向。我跟他们说,“我要去北京”。他们告诉我,“你知道,北京对外省录取的分数线有多高吗”或“那你加油”。“嗯”,我应着。我知道他们其实没太把我的话放在心上,但他们都低估了我对北京的执念,所以最后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省内的学校,而我却在成绩不太理想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选择独自前往北京。

虽然,这么多年,我们温州发展速度惊人,当我看到北京的物价的时候甚至觉得有些物价还没我们那高,至于高楼啥的,我也有些免疫了,不觉得特别。但我知道,北京,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我会跟以前在电视力看到的,朝阳区群众站在同一片土地上,离我喜欢的明显、大佬更近一步,那些只在电视里出现的场景,也会零距离地呈现在我眼前。
我在北京的第一个学期,我就兴奋地逛遍了三里屯、王府井和朝阳大悦城等。大家都知道温州很有名的皮革厂吧,我家亲戚朋友就有好几个做皮革厂的,我发现他们这些最开始办厂的,不仅很少有失败的,而且随随便便就年入百万了。在我眼里那些当老板的人平时为了出入工厂也不打扮自己,还是过得跟普通人一样。他们挣的钱除了多买几套房子就是多买几套汽车了,本质上,他们还是过得很简单的。同样,我们那的就业也是很简单的。直到我到了北京,我才看到了,生活的各种可能性。
第一个学期结束后,我就开始跟他们手舞足蹈地聊我在北京的所见所闻。在他们还只看的到眼前的时候,我跟他们说着我对未来的构想,所以才发生了开篇的对话。然后,我才认识到,即使现在我们的差别还很小,可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的差别会越来越大的。他们说他们大部分人最后是会回瑞安或温州的,但只有我知道,即使我不留在北京我也不会回瑞安和温州的。
其实,我一直都没变,只是我以前从来没表现出来我与身边人的不同,从来没有明目张胆地表现过我的野心。有人说大城市总是疏离又冷漠,我不否认,但从某些角度来说,它也更包容,它包容各色各样的人。

为什么选择来大城市?其实,如果在自己家,哪怕只有几千也可以活得游刃有余,而在大城市只能保证死不了而已。有些人可能觉得,我野心没那么大,我只顾眼前,只要简简单单,快快乐乐地生活就够了。
但你不想过这样的生活,你能保证你的后代也不会想在大城市生活吗?我们来到大城市,不仅是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也是为了让后代有更多的选择。
来了北京,我才发现大家对大城市有多大的误会。大城市不仅是繁华而已,它的教育、经济、人脉和医疗资源等都更好。虽然大家觉得北京高校不仅多资源好,而录取线还大幅度倾向北京考生,所以北京考生上高校压力比我们小很多。后来我去北京一所高中参加一个考试,我看到他们墙上贴的笔记都是思维导图,我才知道我们有多蠢,因为我读了十几年的书老师从来只是让我们死记硬背,而没有人告诉我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思维导图是什么,这都是我来到北京之后才知道的。从这种角度上看,即使两地的考生分数是一样的,但北京考生的学习能力是比我们强的。虽然我知道浙江省的教育资源已经相对不错了,可我心里还是浮现了深深的不服气。这种不服气,让我知道我要拼命努力让我的孩子获得更多的资源,他以后才不会出现这种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