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今天的开启,清明节了,雨哗啦啦~
红天行者波幅13天觉察记录day5——kin57红色超频的地球今天是超频的红地球,对应图腾是太阳的红地球~
红天行者波幅13天觉察记录day5——kin57红色超频的地球今日觉察:
1.半夜好像梦醒了,打雷了,早起下了好大的雨,不愧是清明节啊~
2.【简单冥想术】摘录:
①食物冥想练习
在你拿起食物之前,深呼吸几次——鼻吸嘴呼——让身心安顿下来。接着,花点时间了解食物,它们由哪些食材所组成?是怎么做成的?试着想象原料原本的样子,更进一步,还可以去想象照顾这些动植物的人。
慢慢地,我们就脱离了食物来源的思考,然后请感激这一切。感恩的心是稳定内观练习的核心。
接下来,你的食用过程可能会比平时慢一些,但没关系,请慢慢注意餐具的材质、色彩,再感受食物的味道、口感还有温度。你只需要观察身体感觉,同时注意内心是如何回应食物的:这食物让你快乐吗?还是你对它的某方面有所抗拒?它是否太热?或是太咸太酸?等你这样吃了几口,思想可能会开始游离,但没关系,像以前一样,慢慢把注意力带回你吃的过程,感受味道、口感、视觉甚至声音。
你会注意到是否有强烈的习惯驱使你吃得更快,注意这些想法的产生,包括快吃完的时候,是不是失望或者欣慰终于要吃完了,还有吃饱时候的感觉。
②走路冥想练习
走路冥想只要求你以自然的方式走路,速度需要稍微放慢。
开始时,请注意身体感觉,是沉重还是轻盈?僵硬还是松弛?不用试着改变,但要观察和感受,也要对周围有所意识,包括车辆、行人、信号灯之类。花大约30秒看看这些,然后把注意力转到声音上,你能听到什么?汽车的声音?鸟叫或是旁人的对话?不用沉浸其中,只是花点时间对它们产生意识。然后再注意气味,同样花大概30秒,注意内心是如何从气味中回忆起一个故事,而开始让你回想过去的事物的,譬如你闻到了旁边的花露水味道,回忆起你小时候在夏天的晚上总要喷洒花露水的故事,而开始想到那时的西瓜、风扇、露天电影等等事物。最后,注意任何一种身体知觉,比如温暖阳光照在身上,或者是你肩膀有点紧绷的感受。
好比坐着冥想一样,你仍然是观察它们的来往。过个一两分钟,你可以开始观察自己走路的方式和习惯的节奏。不需要过分专注到忘记周围一切,还是保持开放,每当游离就把意识带回到身体的运动、脚趾每次踩踏地面的感觉上。
③跑步冥想练习
其实在任何锻炼中,确保最好水平的唯一方法就是将想法抛诸脑后,让身心通过物质和精神的共同关注一起运作。我们介绍的跑步冥想同样适用于你喜欢的任何其他锻炼活动。但是跑步是最自然不过的,所以我们以此开始。
出发前想一下自己的感受,你是自信还是不安?如果有时间和意愿,可以花几分钟让内心休息下来再开始。可以从换衣服时候注意身体感觉,建立起意识。深呼吸几次(鼻吸嘴呼)帮助你集中精神,开始跑步后恢复你的自然呼吸,同时在保有对周遭强烈意识的基础上,注意自己的肌肉运动反应。
当身体渐渐发热,注意呼吸的迅速变化,同时也注意内心的反馈:快乐自由?还是有些吃力?想到明天的繁忙还是很安定地享受运动?同样,不需要特意做什么,只是保持意识。其实哪怕是一些不快的感觉也可以成为有效的冥想辅助对象,比如呼吸短促甚至小腿抽搐,但你要抽离你本能的抵抗反应,不要强制克服或忽视疼痛。尊重你的身体,必要时候采取行动,如果能够继续那就试着了解你的不适,感受它、体验它,你会发现痛苦和压力常常会因此释放。
你可以分阶段来跑,比如分成100步一段,这就像是数呼吸次数,能帮助你防止内心游离。
④睡觉冥想练习
在你上床前,先洗好澡、关手机,也可以为明天做好准备,总之把睡前所有事情都做完。准备好后平躺下——无论你平时是什么习惯,这个练习平躺会比较好——感受自己的身体被床垫或地面支撑,感到舒服后深呼吸5下,鼻吸嘴呼。这会帮助你的身心为接下来的练习做好准备。
正式练习的第一步是先停顿,像平常那样,注意身体和内心的感觉,记住不能催促自己放松或入睡。不要担心想法的嘈杂,现阶段放任它们吧。
然后,对身体的接触点产生更细节的意识,感觉身体陷在床垫里的重量,还可以注意下周围的声音,不用抵抗它。30秒后,你可以感觉身体是沉重还是轻盈,烦躁或宁静。
接着,试着更精确地扫描全身,从头到脚慢慢观察压力和紧张。你可以这样扫描几次,每次花20到30秒,你一定会注意到有压力的部分,但是你还是可以放松,因为你就要入睡。也注意那些放松和舒服的部位。
现在,你可能已经注意到呼吸的起伏。接着观察它,不需要用力不需要改变。观察个几分钟后你可能会走神,这很正常。一旦感觉到分心,就慢慢把关注点带回到起伏的感觉上。
然后,自然地过渡到下一步:有重点、有条理地回顾一整天。回想下你早上刚醒来的那一刻,你记得那是什么感觉吗?接着开始慢慢快进,观察自己的内心是如何重复白天的事件、会议、讲话,不需要很具体,像是一系列快照,三四分钟其实就够了。当然你会陷入某些思考,但是记住晚上这个时段所有新想法是没有意义的,还是带回到此刻。
完成这场内心电影回放后,你可以把专注点、焦点放回身体了,从左脚的小脚趾开始,想象你把它关掉了准备睡觉。你专注的时候可以重复“关掉”“休息”这样的词语,对下一个脚趾也做同样的事情,继续,关掉足弓、脚后跟、脚踝……一直到骨盆,关掉所有的肌肉和骨骼。对右腿进行同样的练习,在这之前你可以感受下两腿的差别,你会感受到练习的效果。然后继续,通过躯干到手臂、手掌、手指,再上到喉咙、脸颊和额头。完成之后享受下这种没有压力的感觉,放弃控制、随意游走。很有可能在这个时候你已经入睡了,那自然很好。如果你仍醒着,还可以进行1000到0的倒数,最重要的是你要真正希望数到0,不要想成是催眠方法,这种要完成这个任务的专注反而会帮助你慢慢入睡。
⑤做觉察练习:觉察你的感受。你现在感觉如何?一会放下手机、合上眼后,先注意自己身体的感受,是感觉沉重还是轻松?感觉身体静止还是坐立不安?
在冥想中目标和过程是同一件事情,我们要关注当下,用平和的好奇心去体验、去观察每一次呼吸。你会发现其实每次呼吸都是独特的,每一个想法和知觉也是如此,哪怕看起来类似,也各有特点。如果你将这样的态度和方法运用到冥想和日常生活中,你会不断有新的收获。
安迪分享了一个关于他自己的小故事,充分体现了缺乏平和好奇心的生活可能会变成怎样的模样。在某间寺庙时,僧人们需要轮流准备食物——很简单的面包和汤。随着对流程越来越熟练,安迪做汤开始变得草率,并不用心,一点儿这个一点儿那个,统统扔锅里,熬着就好了。所以某一天,看到菜单上是咖喱汤,他很自然地拿着那瓶写着咖喱粉的调料放了进去,他承认看到里面红色的粉末时犹豫了一下,但他懒得细想也懒得去尝。直到汤做好,他凑近闻了闻才发现异样。那真是一道辣到不行的汤啊,喝了一口的他感觉头都要爆炸了。而时间已经不够重做了,他又手忙脚乱地胡乱倒了些牛奶、果酱等东西进行补救,也许听起来还挺好玩的。但最后,害得大家都闹了肚子,这可就一点儿也不好玩了。
这其实就是我们试图快速赶到终点的生活方式带来的问题,其实只要停一下,有点好奇心,稍作探寻,可以很容易地避免之后的错误。可是安迪当时只想赶紧做好饭后休息,却没承想得到的休息时间最后是用来追悔自己做过的事情。这很有讽刺意味,不知道你是否熟悉这种感觉?
(想了想自己出现状况的时候就是这个状态,原来就是缺乏平和好奇心,觉察力不够,就想着赶紧做完,没想着老漏掉关键步骤)
所以,请你们务必试着在冥想、在生活、在你看到的任何东西中运用这种平和的好奇心。也许意想不到的改变就随其而来。我们接下来做的练习就是为了培养我们平和的好奇心。
在你放下手机后,同之前一样慢慢合上眼,在心里从头到脚扫描你的全身。第一次花10秒左右,第二次时间久些,超过20秒。最后再做一次,花30到40秒左右多注意一些细节。
整个过程中感受你身体有哪些部分感觉放松舒服,有哪些部分感觉僵硬不适,不用分析,只要建立起身体感觉的图像,知道你的身体哪里放松,哪里紧张就行。同样地,每当你感到内心游离,你都可以慢慢集中注意力到身体上,让心回归。
⑤无论某种冥想看起来多么复杂,其归根到底的基本成分都有两个:专心和清晰。有的技巧是为了增强注意力,有的是为了改善表现,但都是基于这两个关键部分,而内观能够将二者融合。
你可能曾经注意到:当你集中注意力在做某件事的时候,内心会变得非常平静,这就是所谓的“心流”,非常珍贵但也并不难达到,只要能找到让我们全力以赴的事情。冥想也是如此,一开始我们需要有个可以集中注意力的对象,叫作“冥想对象”或“冥想辅助”。这个辅助可以是外在的,比如凝视特定物体、聆听特定声音,或者反复吟诵特定词语等;也可以是内在的,比如在心中想象一幅特定画面。之前提到的关注呼吸和身体知觉也是内在辅助的一种。我们建议的最初辅助对象就是呼吸,有很多原因,但首要原因是:呼吸是所有对象中最灵活的,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进行。
对一些人来说,每天抽时间坐下来,观察呼吸,让内心安顿下来,这样就够了。但如果你想从冥想中获得更大收获,还是应该试着将其融入日常生活。这就需要你加入清晰。同时,要知道,清晰来自于宁静的内心。
安迪曾在一所专为冥想修建的寺庙停留,从早上3点到晚上10点(中间有休息)都在冥想,几乎没有分心的事情。这种听起来有点极端的情况下,最细微的事情都能在安迪心里激起巨大涟漪,朋友的一封普通来信就能让他快乐好几天。这就是因为内心在平静的状态下,想法和情感都会更清晰。
有一个关于平静池水的比喻可以说明这种情况:想象一池很深很清澈的水。水开始很平静、清澈,这时候我们能看到水底的每一样东西。如果你开始向里面扔石头,你会看到一圈圈的涟漪,对吧?如果你一颗接一颗地扔呢?整个水面都开始动荡起来,这时候,你很难看见水里的任何东西了。我们的内心就是如此,想法就像是被扔进水里的小石子,问题是我们对扔石子和波动的水面太习以为常了,反而忘了水本该是怎么样的。所以,在内心活动丰富(即想太多)时,我们就无法深入了解内心的本质,没办法知道我们感受的方式和原因。因此,要清晰地看到池底,我们必须让内心平静,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技巧要强调专心。专心下来,好比在湖面上建了一个防护罩,石头投不进去后,水面就渐渐变得清晰见底了。
⑥在安迪最后待的一所寺庙里,有僧人曾要求他用一把小剪刀去割草,而且态度很恶劣,“让你做就做,哪儿那么多废话”。安迪开始感觉非常愤怒,心里难以平静,一边割草,他心里一边出现了诸多想法:我要做多久才能把这片草地修整好啊?哎哟我的后背很痛!跪在地上膝盖也很痛……
怒火中烧时,心里难平静,这种感觉我们大家都有过,安迪也不例外。1个小时过后,他才渐渐平静下来,同时,他也把注意力更集中到割草这件事本身。他开始观察,同时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内心的变化,这是一种良性循环:愈平静愈清晰,愈清晰愈平静,愈平静愈清晰……
他曾经认为,清晰对于冥想而言,就像是智慧的闪电,能够立即改变人们的日常体验,带来醍醐灌顶的那一刻。但事实上,它更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就是说,清晰是对内心的逐步开掘。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努力地去分析、去挖掘我们旧日的回忆,那更多的是一种思考,而不是冥想了。该清晰的东西会自然而然地渐渐清晰起来,要让一切以自然的方式和节奏发生,这样一来,我们会对正在发生的事有越来越深入的直接洞察。
其实我们学习冥想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有意识,而所谓的有意识,就是清晰地看见内心。你可以想象你在看一出戏,你不需要导演或是上台表演,这段故事是什么类型也不重要,你的唯一任务就是坐下来放松地观看。你看到了你面前这段故事,就是有意识。你也许会有大叫喝彩的渴望,也或许因为想到过去而感觉恍惚,但是体验一种想法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做出反应或行动。回想一些时候,你也会自嘲于自己某些疯狂的想法吧?
其实,我们有能力让想法只是想法,只要更习惯于观察者的位置。而正是通过这种对被动观察能力的练习,我们才能找回决定或改变自己生活的清晰和自信。正如我们强调多次的,你的人生需要投入,但冥想时,坐在观众席才是最好的。记住,意识不需要你创造,它一直存在。
⑦(一)准备
避免任何打扰,定一个10分钟的定时器。
找一个舒服的位置坐下,挺直脊背。对了,最好在你开始前几分钟就放缓节奏和心情,这样可以有个良好的开始。
你或许想要躺下,但是这样容易睡着,而且很难找到关注和放松之间的平衡。如果真的想躺, 请确保躺在坚硬的表面,并挺直身体。
(二)停顿
不用特意看哪里,深呼吸5次,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吸气时要感觉胸腔充满空气,呼气时想象把紧张和压力一起排出去。
慢慢合上眼睛,呼吸回到自然的节奏(用鼻子呼吸),稍微注意周围的声音,也可以是气味,慢慢地将内心沉浸在身体的知觉中。记住平和的好奇心。你会有很多想法,但只需要在路边看着它们来来往往。
现在把注意力集中到身体和脚上,扫描全身,留心哪些部分放松,哪些部分紧绷。你可以进行一些调整。你会感受到引力、支撑还有接触,你不需要做什么,只要有所意识就够了。我们同之前的练习一样建立起身体感觉的图像:从头到脚扫描你的全身。第一次花个10秒左右,第二次要去了解细节,别忘了手指、脚趾和耳朵。每当你内心游离,还是一样,无须担心,慢慢将注意力带回到之前集中的地方即可。事实上在你扫描身体的同时,你也会更注意到自己的想法和感觉,随着你重复停顿次数的增加,你对感觉和心情的意识也越强烈。这个练习对情感和身体知觉的关注程度是一样的。
这个阶段目的是让内心和身体会合共处,刚开始也许需要五分钟,熟练后可能不需要这么久,但仍然记住,不要着急。要回想我们关于野马驯养的比喻,要让内心自然进入舒适放松的状态。甚至,如果你只有五分钟,那么只做这部分就行,跳过它关注呼吸是没有什么收获的。这个部分可以在日常生活的其他情况下用到,同样可以体验到内心的松弛感。
(三)关注内心
将野马带入自然休息之所之后,我们还是需要有关注的对象。正如前文提过的,呼吸是最佳选择。
首先我们花一点儿时间观察自己的呼吸,找到呼吸起伏最强烈的地方,可能是胸腔或是横膈膜,都没问题。
另外,不用刻意追求腹式呼吸,那是瑜伽或是其他项目需要的。而我们的唯一任务仍然是观察,所以让呼吸依靠本能运作即可。不要试图操控,让一切自然地发生,自然地完成,我们对这一切保有意识即可。
注意力集中在那种起伏的感觉上,你会慢慢开始注意每次呼吸的节奏,是快还是慢?深还是浅?甚至温暖还是冰凉?都是你可以关注的问题。
然后,让我们跟着自己的呼吸计数,1起2落,数到10然后重复。
这会很难,因为你会分心,或是一直数到100忘了停下,这也是正常的学习过程。所以没关系,慢慢把注意力拉回呼吸,继续数,如果你忘了数到几,重头来即可。循环往复,直到计时器响起。
(四)完成
这个容易被忽略的部分,也是练习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当你数完数,放弃所有控制,不再关注任何事,就让内心随意忙碌或安静20秒左右,估算时间差不多即可,然后再将意识带回到身体上。
跟开始一样,我们可以再花时间注意下那些接触的感觉,注意声音和气味,这样回到我们所处的环境中,然后慢慢睁开眼睛。
现在,你可以带着这种意识去做你接下来想做的任何事情了。你的内心清晰,能以饱满的意识体验每一刻。
⑧冥想练习
想象一个画面——
你被布蒙住眼,坐在一条繁忙的马路边。那就像是开始冥想前的感觉,内心中有着各种各样的背景杂声。照着指示去想象,车流、鸣笛,嘈杂的环境的确让人心神不定。再想象,你第一次摘下蒙眼布的情形,想象着自己会看到这条马路,但是也会有更多汽车的外形和声音来吸引你的注意,让你不胜其扰。
“为什么开始冥想之后,我会有那么多的想法?一定是冥想让我一直不停地思考。你要知道,冥想并不是让你不停思考!它是给你的内心投射一束意识的亮光,让你摘下蒙眼布条,看清内心这条路的真实模样。你看到的也许是混乱的、让你不舒服的情形,但那就是真实,就是你平日的内心状态。”
一天18小时混乱的内心状态是由于冥想引起的。而自己试图忽略或是强行终止这些想法的策略,其实都是在逃避现实,这种努力无异于以非交警的身份跑到车流中企图指挥交通,是无用甚至危险的。
我们提倡的学习冥想的方法,则是让你习惯在路边“坐在你的位子上”,看车流驶过。让自己成为自己的看客,让自己的感觉和想法都后退一步,给自己增加一些空间。也许有时候你会下意识去追逐某些车,有时候你会想要阻止一辆生锈的车(意味着令你不快的想法),但是只要当你意识到自己要动的时候,你就停下,回来坐好。慢慢地,你不会那么经常地想要冲到路中间,会越来越容易以旁观者的角色看着你的想法流动的过程。这就是冥想。不要做内心的奴隶,学会放弃控制的欲望,学习如何被动地集中注意力,同时让内心休憩在它本身自然的意识中。
以这样的方法重新开始练习冥想之后,渐渐的,安迪发现自己内心路上的车辆少了,车间距也大了,能把每一辆车看得更清楚了,甚至有时候路上是空空荡荡的。看吧,在你不做(即不控制)的时候,你才能找到你想要的“无想法”的时刻。这其实和白熊效应有点类似,一个人告诉你:“不要去想白熊。”你却无论如何都摆脱不了脑海里那只白色的熊了。
但是这种平静感还不足,除了平静,还需要“洞察”的能力。内心的本质就像是蓝天,很清澈。你内心的想法就是云朵,有时候是松软洁白的快乐云朵,有时候是昏暗厚重的忧郁云朵,有时忧郁的云朵甚至会遮蔽了天空。云代表了你的感受和心情。想想最近一次坐飞机的经历,你就会明白,地面上看到的如果是阴天,我们飞到空中后,却总会看到蓝色天空的存在,而且蓝天是一直在那里的。所以,这堂课的意义在于,让我们意识到人真的不需要刻意做些什么,就像蓝天是不需要创造的,我们也不用试图创造人为的内心状态。实际上,我们内心拥有这样一个始终安详平和、始终清澈的地方,我们永远可以回这儿感受轻松和平静,不管发生什么,这都不会改变。
做练习:身体感觉。或许你的内心仍然静不下来,很多情绪在飘来飘去,那么请想想蓝天吧,想想在你所有想法和感受之下安静存在的那个地方,那里广阔、平静、清澈。每次当你内心游移时,就轻轻地将注意力移到身体感觉上来。
生活在山地草原的野马是很暴烈的,我们无法靠自己的力量抓住一匹野马让它待着不动。驯化野马的过程比较漫长,我们可以通过给它空间,依然让它奔跑来慢慢驯服它。驯马师一般会给马儿套一根数米长且很松弛的绳子,这样野马虽然被拴着但没有觉得被制约,它依旧自由奔跑着。而我们可以慢慢地、一点点地缩短绳子的距离,这样温和地拉近距离,野马也会感到放松,一步步地被驯服。我们也可用同样的方式修炼内心,缓缓地找到自然的休息之所。也许有时也挣扎,但没关系,再放松一些绳子,慢慢重复这个过程。
每当心中产生强烈的情感,无法静心坐下。尤其是遇到快乐幸福的时刻,还是迫切地想要留住那种感觉;不愉快的感觉袭来时,则禁不住要去排斥。这好像是一场对抗自己的战役。
这其实是正常的,每个人都想抓住好的东西,同时摆脱不好的,这是一种对失去的抵抗。而只要抵抗,就没有接纳的空间。不接纳,就没办法获得平和的内心。
要记住,幸福只是幸福,没什么大不了,随风来随风去,快乐总是有始有终的,一个人不会从出生到死亡只有幸福没有悲伤;而悲伤也只是悲伤,也没什么大不了,一切终将过去。放弃想要一直体验快乐的渴望,同时也就放弃了体验不快的恐惧。那么,你就将拥有一个宁静的内心。
首先要始终注意气息,跟着气息节奏数数,练习怎样让内心在自然的意识中休息。另外,每当在练习中体验到愉快等正面的感觉时,要想象自己正和别人分享这种感觉,无论是宁静的内心,还是放松的身体,抑或是宽慰的情感,都想象你是在和朋友、家人分享,他们也感受到了你的快乐和放松;接着,当你觉得不舒服时,可以想象这是替你在乎的人承受不愉快,那样他们就不用感受这些不快了。
这其实是个很有效的方法,我们之所以紧张焦躁,往往是因为舍不得离开愉快的内心状态,但通过想象分享,我们就丢掉了那些紧张和焦躁。而至于不快,无论是心神不安,还是身体和情绪的不快,如果我们拼命想摆脱,反而会造成更大的紧张。但是我们不再抵抗,也就没有了压力。那么,我们就不再害怕不快了。
练习,聚焦快乐与不快的感觉。集中注意力到身体感受上,和上面不同的是,要选择一种快乐或者不快的身体感受,比如感觉你的手脚灵活轻松,或者感觉肩膀脖子很紧绷。当然,通常我们很可能选择阻挡不舒服的感觉,只接受舒服的。但是,无论你选择什么,记住这个原则:想象你正和他人分享快乐,为他人承受不快;保持注意力,并坚持和在乎的人分享或是替他们承受的这种想法。
如果你想要再也体验不到悲伤,唯一的可能就是,你也将失去笑的能力。悲伤和快乐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你不能只要一个。而冥想所带来的幸福,是一种不管遇到什么情感都会感觉舒服的能力,是一种区别于短暂快乐的真正幸福。
是否感觉悲伤到过你的耳朵或脚趾?它该是多大,是什么形状?悲伤有时很宽大,有时又缩成一团,有时重有时却轻。
在这个过程中,安迪发现自己感受的强烈程度降低了。当他敞开心扉,他就发现自己不再那么悲伤了,“这就是你要记住的,正是你对某种情感的强烈反应会让它变得难以抵抗。但是当你有意识地去看,去寻找这些情感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反抗的只是一个概念。而它本来的样子其实和我们所想的不同,你不逃避不抵抗的时候,它也愿意改变。”这也就是说,通常情感本身并不是问题,是我们想要对此做出反应,才会造成问题。
在冥想中讨论情感有两个维度:“特质”和“状态”。特质是那些为人物下定义的情感,反映了我们既定的天性、教养、社会制约和一系列塑造我们的体验感受,比如“开朗的小明”,因为他总是觉得生活很快乐,一切知足。你可以花点时间想想你对生活的看法是怎样的,你的特质是什么。而状态指的是那些日常生活中来来往往流动的情感,比如你听到了坏消息而失落,但也许过一会儿好笑的节目就能让你大笑;某种情感停留的时间也可能会更持久,比如失业后一段时间的消沉,但是这些情感都是随着人生起落而来往,只是暂时的。只不过有时候,我们的后一类情感太过强烈,以至于它们开始变得像是特质,这种情况下,情感甚至开始重新定义我们。忧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此尽管这二者通常是有所联系的,但我们很有必要体会它们的区别。
把想法都定义为中性的,我们也同样如此定义情感。只有这样处理,才能帮助人们的内心变得开放起来,不轻易为到来的情感贴上好或坏、想留下和想远离的标签,而是好奇地去观察这些情感的特性。
我们把这种理念称之为“平和的好奇心”,我们要去观望、观察,注意情感来去时身心发生的变化。还记得吗?之前我们说,让自己坐在路边看车流经过,不加入也不控制。我们并不试图阻止情感的发生,我们只是要找到更灵活的应对方式,就是说要对它们有所意识,感受并了解它们的特性,与它们共处却不屈服。我们的目标是达到与所有情感相处共生的感觉,那就是头脑空间。(这让我想起柒个我,就是与每一个人格和平相处,最后达到融合其他人格消失)
要获得或者说找到头脑空间,我们需要逐步地练习。在现代社会,对很多人来说,完全不做任何事情是令人恐慌的。即便是躺在床上或是吃饭,我们也要玩手机或想东想西来避免这种所谓的“无聊”状态。
所以,我们的第一个练习就是:不做。不用离开你正坐着的地方,也无需特殊的姿势,只要把手机放下,再闭眼静坐一两分钟。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你也许会有很多想法,没关系,只需要来体会“静止”的感觉。也许你正站在通勤的车上,也可以试试。闭上眼吧,待会再接着看。
我们的生活中会有很多幸福感的来源,工作上做完一个大项目,朋友聚会聊天、嗨到凌晨,用一下午看电视剧,网上购物或者别的什么,都会带来幸福感。这些当然没有什么不对,这就是我们的真实人生。但是这些活动带来的通常是比较短暂的幸福,并非持续的头脑空间。这也就是说,在结束这一切之后,在所有的忙碌之后,你可能会意识到——内心依然无比空虚或疲累。
因为你的内心充满各种想法,而你始终是从一件分心的事过渡到另一件来生活的。手机等科技产品无疑加剧了这一点,我们现在整天都在分心,担心错过别人的信息、担心回复不及时……我们成了科技的人质。当然,我们无法关掉一切信息来源了事,所以我们应该学习处理信息的技巧,避免自己被淹没在信息流中。
第二个练习针对“分心”这一点,关注感官。保持你刚才的坐姿,将注意力集中到某一个感官上,最好是听觉或视觉。安迪推荐的是闭眼感受背景声音,不过也可以睁眼盯着某样物品。不管你选择什么,试着把注意力集中在那里,时间越长越好,但是还是要放松。如果你因为别 的事分心,只要移回注意力再继续关注,就行了。
你觉得怎么样?能很容易地集中注意力吗?你是过了多长时间开始分心的?
但凡能在一个感官上集中注意力超过1分钟,都是了不起的成就哦。
3.已经一个月没有上班了,今天清明节值班,有点冷,雨时大时小,风力却一直不弱,巡检发现一棵树被吹倒了,巡检中途伞也被吹的翻了个面,还有抵挡不住的强烈迎风感,真是久违的感觉,一切都是那么棒棒哒的体验。虽然降温,有丝丝冷意,听着雨滴答滴答,却很心安~
红天行者波幅13天觉察记录day5——kin57红色超频的地球 红天行者波幅13天觉察记录day5——kin57红色超频的地球4.晚上吃了食堂的饭很幸福,回来又吃了馒头花卷,最近胃口真的大增,看电视剧【柒个我】送走每一个人格的时候,仿佛自己置身其中,告别了一个很好很好的朋友亲人,希望送走,却又不舍,每一个人格离去,都好难过,好桑心。
朱长江:慈爱男主的爸爸的化身,爱好自由,西部牛仔,品酒,研究炸弹。自由就是不按照别人给你的路走,可以按照自己想要过着的生活活着,不用在意任何人的意愿,无拘无束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儿。克林特马。
莫晓俊:孤独的演奏者,天才少年,爱好小提琴和音乐绘画。每一个人,都有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我们不需要改变自己,去迎合这个世界,而是需要找到一个与这个世界沟通交流的方式,一个属于你自己的方式。晓俊用的是音乐和绘画。
妖精少女莫晓娜:追星爱美乐观少女,喜欢蝴蝶结,白欣欣哥哥马赛克。
X先生:融合人格中出现的新人格,白欣欣的父亲。打开看过之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箱子里装的到底是炸弹还是金条,在你打开看之前是永远不知道的。恐惧的程度来源于你的想象,所谓恐惧,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都是想象力的产物。
沈亦臻(沈远夜):主人格,温和,智慧,体贴,名字是借用白欣欣小时的名字。
崔皓月:第一个因为白欣欣诞生出来的人格,承受最多最痛苦,也受伤最多,最孤独,最需要爱的,暴力,爱晒车,打扮超酷,魅力四射。最爱的人格,消失好桑心大哭大哭大哭。
2017年2月16日,晚上10点整,是你让我心动的瞬间;
2017年6月18日,晚上10点整,这是我离开你的时间。
不用对不起,我本来就是为了你而生。白欣欣,不要哭,就算我已经灰飞烟灭,粉身碎骨,我的心,依旧会为你而跳动,也许有一天,我们还会见面。
星星(沈亦臻):喜欢熊娃娃,关在地下室的白欣欣小时候。
情侣戒指是最甜蜜的手铐~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黑暗的地下室,要是故意忽略,或者放任不管只会让阴影更加黑暗,要鼓起勇气走下去,打开灯。
看完了整部剧,内心情感涌动,DID人格分裂症,治愈,面对恐惧,共生,告别,融合,直面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同人格面。我们其实每个人内心都多少有点分裂,只是没有分裂出人格,但是我们也需要直面自己内心各个人格,接纳自己,用勇气面对恐惧,才能拿回本我的力量,做回自己。
看完了看了一集韩剧版本,确实不怎么喜欢画风,可能先入为主的观念吧,不怎么爱看。
5.看了反复被推荐今天再次被推荐的【狐妖小红娘】,还是觉得不错~又看了几部漫画家也不错,心情愉悦,感恩,哈哈哈。
今天真愉悦,上班也开心,明天继续开心啦啦啦~最后感恩今天即将过去,马上进入睡眠,想起了父母的电话问候,泸州也是大雨呢~晚安,清明节,祈愿祖辈安宁~阿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