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都在“微读”读原版书。
第一次带着拆书的目的去读书。
比赛规定的五本书中,要求任选一本写成拆书稿。去掉一本儿童绘本,其余四本书在“微读”里只找到了三本。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活着为了讲述》没有找到,暂放一边。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是我从三本书名里“望名生趣”首选出来准备做处女拆书稿的。
比以往认真郑重地开读,每一页都不放过,刚读完序就有点怪怪的,待读完二十几页时头就大了!
这是部杂文集,见识粗浅的我看过的拆书稿大多是小说之类。有完整的情节和贯穿始终的线索。先写篇预告整体介绍本书的意义概况特色等,再按照各部分的情节发展概括提炼出六个分论点就是基本结构的拆书稿了。
王小波的特立独行在阅读开始就明显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切入角度,辛辣讽刺的黑色幽默语言,甚而那些我不太认同的观点都令我倍感压力。
读了一小半,就去搜了下他的简介。
王小波(1952-1997)当代著名学者.作家。出生于北京,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1984年赴美匹兹堡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求学,2年后获得硕士学位。在美留学期间,游历了美国各地哥西欧诸国。88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辞去教职,做自由撰稿人。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1997年 4月病逝于北京,年仅45岁。
主要作品有《唐人秘传故事》《王二风流史》《黄金时代》《时代三部曲》《黑铁时代》《未来世界》《思维的乐趣》等。
……
书中提到他最喜爱推崇的小说《情人》,也满怀好奇地找来读了一遍。说实话,以我这般低劣的文学素养并没有读出太多如他所说的好处。也是汗颜。
恶补了些他的这些相关后,再去读他的书,感觉不那么辣眼睛和扎心了。到下午为止全部浏览完一遍,仍然感觉这本书不知从何下手。
虽然有难度,仍会坚持写出拆书稿。当做学习吧。
倒是读书过程中反复想到的是作为一个写作者的初心和操守。文字的力量是强大的,小到影响心情,大到影响观念和认知。很多名家名著影响了几代人甚至更久远。
所以写作者下笔前,一定要怀敬畏心,写真诚事,发智慧言。
哎呀呀,读完《沉默的大多数》,竟有点不知所云了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