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范畴。宗白华先生指出:意境是“中国文化史上最衷心也最具有世界贡献的一方面。”
意境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
意境一词最早由唐代诗人王昌龄与物境、情境并列提出来的三境之一。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将意境这一范畴具体化,认为诗的极致在于“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宋代严羽以佛教的禅境比喻诗的意境,认为二者完全一致。
联系:意境是以意象的存在为前提的,他要求的是主科,一题物我合一的境界。二者均是主体与物象碰撞时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都要求主客、物我、情景之间的谐调、浑契。
区别:首先,二者达到的层次、深度不同。意象主要讲的是审美的广度,意境则主要就审美的深度而言,意境深邃,意象广阔。
其次,意境是意象的升华,他是主体心灵突破了意象的域限,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奇的审美境界。当意突破了象的束缚,向哲理性、终极性升华时,才逼近了意境。从异乡走向异境是从有线走向无线,从形而下的外观走向形而上的感悟。意境不能离开意象而独立存在,但又必须超越意象方能达到,意象以个别特殊为特征形态,意境则通向一般,有普遍性。
再次在中国文化中意象属艺术范畴,而意境则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虚、无、远、空,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几种主要境界。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这两种类型,最初是由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来的。
无我之境,指创作主体的完全消失,隐在艺术意象的后面。
有我之境中的我,则以强烈的主观色彩,明显的渗透与艺术意象中。
在艺术品中,“有我”与“无我”,以各自独立又相互渗透的方式,创造着各种各样的艺术意境。
西方文艺理论中有“移情说”,就是把我们亲身经历的东西,包括我们的感觉,移于事物之上,这类食物治愈我们便更易接近,更亲切也更易理解。
创造有意境的意象世界,是艺术的最高追求和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