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木心《从前慢》
刚开始是无意间听了刘欢改编的歌曲《从前慢》而知晓这首诗歌的,之后刷空间时见到好友分享这首诗,后来木心在朋友间广泛流传。在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开始喜欢上《从前慢》,并尝试用有限的知识和有限的阅历来理解它,很多次幻想慢生活的场景。
我和身边的朋友每天都在忙碌,经常无法达到既定的目标,忙碌常常成了无用之功。学习生涯中,我很欣赏两位老师:一是高中历史老师,颇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气韵,无论何时何地,泰然处之,悠哉游哉,从未拖堂仍圆满完成高压的教学任务;二是某位大学老师,常幽默地自嘲自己是“臭老九”,喜欢低调自由的生活方式,能尽量不参加公众活动就不参加,每次骑单车来上课并把车扛到教室,除了类似于山地车的单车,还有几本书加身,主要研究鲁迅,久而久之讲他的父亲、母亲和老屋时都有了鲁迅式的意味。
今天下午,拿出了压箱底的书——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高中学习那篇《合欢树》之后,鬼使神差地买了史铁生的书,却一直放在那里,让它静静地躺在桌子里多年。静下心再次翻阅,有一种久违的感动,作者细细地记录下生活中的点滴,于平淡中见深情,在慢生活中领悟生活。
我不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算得上好的生活方式,唯一清楚的是:越简单越好。慢慢的,不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