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习惯于将现实生活中的文艺青年贴上贬义的标签,似乎只要一个人对外公开宣称自己是文艺青年,那么这个人便会遭到来自身旁亲友的嘲笑。
01
然而我们真的那么讨厌文艺青年吗?
我想其实很多人只是无法去面对自己骨子里面的文艺,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变成一个文艺青年,然而生活并不会按照你的想法去进行。
很多文艺青年都被社会和生活磨平了棱角,他们将自己原本的文艺气息深埋于自己的内心,并对身边那些充满文艺气息的人嗤之以鼻。
在他们眼中,文艺青年不过是没有接触社会黑暗面的小白而已,等他们品尝了社会的心酸以后,他们会变得和自己一样随波逐流。
文艺青年的生活状态是痛苦的,基本上每个文艺青年都在生活与梦想中抉择。
02
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去让人群和社会变得美好,他们希望能带给别一些温暖,所以很多文艺青年在刚刚踏入社会的时候都遇到过明明知道活着很难,但却觉得还不足够的状态,也许普通人很早就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
但是文艺青年不一样,他们希望能获得更多思想和心灵上的洗礼。
王小波曾经说过“人活着就是为了忍受摧残,一直到死,想明白了这一点,一切都能泰然处之。”普通人视乎早就已经习惯了,对于我们而言,生活不就是这样吗?
梦不梦想的无所谓了,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然而文艺青年更多的是去考虑,人为什么一定要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有没有什么得救之道?
03
他们无法接受来这世界走一遭,只是为了受苦。不行,他们绝对不能接受人生原来毫无意义,原来如此平凡,甚至如此不堪。
或许我们每一个人曾经都有着相同的想法,我们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每天早九晚五的去工作吗?然而随着现实的洗礼,我们慢慢的不会再去想这些与生存无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太高深了,我们都是凡人,又如何去揣度天意呢?
所以比起普通人,文艺青年的世界有时候就像是一个精神病人。“光是活着,就用尽了力气。”说的就是他们。因为他们是用理想的眼睛看世界,是用幻想的心来感受世界,他们是唯心的。
我不是研究哲学的,所以对于唯心和唯物主义我没有办法去判定对错,毕竟几千年来哲学家都没研究清楚的问题,我们又怎么能那么轻易的去说对错呢?
但是一个唯心主义的文艺青年,是不可能成为商业上的成功人士的,我们都知道现如今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基本上都是唯物主义。
04
对于文艺青年来说,追着遥不可及的月亮比弯腰去捡六便士更让他们欣喜若狂,面包与梦想在他们的眼中完全就不是一个选择题,他们会选择遥不可及的梦想。
对于努力去追求梦想的人,我们向来都是充满敬畏的,但对于文艺青年的梦想,很多人却嗤之以鼻,毕竟社会上成功的文艺青年太少,不知道要经历过多少时间才能出一个朴树,一个韩寒或者一个宋冬野。
但还是有那么一群人,继续朝着这条路走下去,也许他们一辈子都走不到头,但他们并不后悔自己当初的选择。
不知道是谁说过,当这个社会开始嘲笑文艺青年时,这个社会已经无药可救了。我经常通过身边所谓的文艺青年和旁人的嘲笑去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
最后我发现,人们并不是真的讨厌文艺青年,相反很多人都渴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文艺青年。他们喜真正文艺青年身上的书本气,那是现如今社会上很多人所不具备的,但是对于文艺青年在自己面前透露书本气时,他们又是不屑的。
这是一种很矛盾的感情,不知道是不是有嫉妒或者不甘夹杂其中,对于那些伪文艺青年,人们更多的就是直接批判和嘲笑,毕竟真正的文艺青年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无病呻吟,他们都是对一些真正有趣有灵魂的事物去表达自己感性的观点。
我记得当初微博上曾经有那么一则让我觉得搞笑的事件,有一个名叫小二小姐的伪女文青,在微博上公开发表一篇《张杨导演,我爱你》的长文,去向电影《冈仁波齐》导演张扬示爱。
这名导演是一位已婚男,很显然小二小姐就是一个小三而已,作为真正对自己高要求有思想的文艺青年,并不会让自己去做出这种打着爱的名义去伤害他人的事。
然而就是在这件事爆发之后,女文青被拉倒街上游街示众,一夜之间大家都将自己和文艺两个字划清界限,生怕自己遭受到什么误会,但是文艺女青年惹谁了呢?
为什么我们会选择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们对文艺青年发至内心的不屑,当很多人都选择随大流,然而就你自己一个人选择独处,那么你便是奇怪的、有罪的。
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活着已经很累了,成年人的世界就没有容易两字。
那些还在继续追寻梦想的文艺青年,希望你们能永远保持住你们的赤子之心,永远留住属于你们自己的骄傲。
我记得海子曾经说过“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远大的梦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 山高水远 路遥马亡”愿你永远善良,愿你珍重。
你要向上走
不必听自暴自弃的话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就像萤火一般
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鲁迅
—END—
编辑:杂食君 | 本文原创 | 转载需注明
图片均来自网络 | 侵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