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非首发,首发于《中国气象报》副刊,文/高振朝,有改动,文责自负。
迎着晨曦,阳光透过车窗照在我们的脸上,车子在通往师庄乡的公路上疾驰,山回路转,我们的身子随惯性左右摇晃,窗外的麦田绿油油地随风逐浪,“好一个丰收的年景呀!”我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声。这不是空穴来风,因为前段时间出现了几十年不遇的春季连阴雨,雨量大且持续时间长,足以改变以往本地“十年九旱”“春雨贵如油”的说法。
8时许,到达了师庄区域气象站。我们小心翼翼地清洗了太阳能接受板、雨量传感器、采集器等部件,仔细检测了各个部件的供电和插件接触等情况,直到一切正常,我们才放心离去。在路旁的麦田里,我们仔细查看了小麦的生长状况,有一个明显的感觉,就是今年的麦子长得特别好,是多年来少有的,如果以后不出现大的灾害天气,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接着,我们用土钻采取了10cm到50cm五个不同层次的土样,在取样过程中,凭经验感觉,小麦墒情极好,完全能够满足目前小麦孕穗开花生长期的水分需求。不过也发现由于地块湿软,有部分麦田有轻微倒伏现象。
为了节省行程时间,我们曲径通幽,在农村坑坑洼洼的乡间土路上穿行。9时多,我们到达了大张镇的千亩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区,在维护检测了专门为示范园服务的区域站后,我们进入到种植草莓的塑料大棚内,向农民朋友了解情况和征求气象服务意见。绿油油的草莓叶在阳光的照射下娇嫩欲滴,弯身扒拉开茎叶,下面的草莓又红又圆,真叫人有点望梅止渴的感觉。“大姐,今年的草莓长得不错呀!”小郭亲切地跟采摘草莓的刘大姐打着招呼。刘大姐赶忙起身,微笑着说:“哟!原来是你们来了。快来尝尝!”说着顺手在装满草莓的筐里抓了一大把。当我们问及他们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时,她深有感触地说:“多亏你们在这里建立了自动气象站,还经常给我们提供天气预报,不然的话,今年春季天气忽冷忽热,连阴雨时间长,阳光不足,刮风天气较多,我们对草莓管理很难掌握。”她略一思忖接着说:“要说有什么要求,我希望把我的手机号加入你们的飞信群中,以便我们更快地收到你们提供的最新天气预报,也便于我们及时咨询天气。”“好吧,我们记下你的手机号码,以后多联系。”我们爽快地答应了她的要求。
告别了刘大姐,我们向更远的悬泉山山洪地质灾害单雨量站进发。车子在行进,路旁的梯田里,辛勤的农民在忙碌,也有大片已播种的地块中塑料薄膜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春耕的机械在轰鸣,机械身后的土浪在翻滚。看到此情此景我们赶忙下车,在田地里用手捏了捏刚刚翻新的土壤,感觉墒情极好。在和农民谈笑中,及时了解到他们对气象为农服务的需求,也及时提醒他们要充分利用天时,抢时抢墒播种。
悬泉山雨量站处于霍山脚下,这里的道路崎岖难走,颠簸得十分厉害,小郭提醒要抓住把手,以免碰着磕着。路两旁有硕大的石头,虽然我们不知它们的真实来历,但也可以推断历史上这里肯定有过山洪暴发和产生过泥石流。
已是午后,热辣辣的太阳光照在身上,有一种火热的感觉,头上汗津津的。我们向最远的七里峪旅游风景区区域站进发。到了七里峪景区石门前,顿感清凉,真可谓“十里不同天”。七里峪是“中镇霍山”的主要景区,其山势雄峻,开阔壮丽,群峰连绵,林海波涛,气象万千,奇峰、峡谷、清泉、飞瀑、山松、云海千姿百态。景区到处绿茵茵、湿蒙蒙,天然草坡接天连片,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故有“天然大氧吧”“神州绿肺宝石”“华北绿肺”之美称。
七里峪区域站建成几年来,把当地的风向、风速、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源源不断地传输记录下来。霍州市气象局根据资料统计分析,发现了七里峪的气候与城区差异很大,温差在5摄氏度以上,降水更有局地性的气候特点,真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描绘的那种感觉。
打道回府时,夕阳的余晖透过车窗斜照在我们疲惫的脸上,田野地垄上不知名的黄花也显得更加金光灿灿,远处的青山也越来越暗。今天一路风尘,跑遍霍州境内七个乡镇,行程200多公里,但这不是开始也不是终结,为农服务和防灾减灾的路还很长、很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