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全书有种豁然开朗之感,那种气血通透的感觉还是无与伦比的,犹如跟智者的一次交流,犹如给自己再一次照镜子,犹如多年的老朋友来访的愉悦,在精神层面是一次慰藉,让人有回味。好久没有提笔,竟显几分生涩,上一篇读后感因电脑没电了,懒得挪下窝而匆忙了事。今天把文中有趣的摘录下来可时而温习之:
1,你知道的只是别人的认识,你知道别人的认识和你自己知道,不是一回事。
2,生产力资源社会化和全球化是生产力自身的发展要求,是人类要过好日子的本能。
3,如果一个人的心思在钱上,他就不太可能有思想了,有的只是知识,是生存技能。
4,拿着烫手,扔了可惜,除了烫手,没别的,鸡同鸭讲是超出了利弊权衡,是相互价值根本无效。
5,如果你面对的不是正确,你跑一辈子也没用,老天不会因为众生心诚就把有志者都成全了。条件的可能是啥,就是让你想可想之想,能可能之能。你想了条件不可能的,一分钱也是贪心。只要是条件可能的,多少都正常。
6,见路不走是实事求是的执行和具体,更具提示性,更容易理解和操作。
7,啥叫路呢,成功者的经验,方法叫路,它管借鉴、模仿、参照用。但是我们说他有漏,因为成功者的经验是他那个条件的可能,你不可能完全复制他的条件,完全复制了,也就不是你的人生了。见路不走就是提示你,不要拘于经验,教条,要走因果,只有因果是究竟的,是无漏的。
8,啥叫命运呢,除了不可抗拒的外力之外,剩下的不就是多出点错和烧出点错的区别嘛。
9,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见路不走的,都是不拘经验教条该咋办就咋办的,毛泽东的矛盾论和实践论也如此。
10,见路不走不以一样不一样为判断,它是让你立足自身的条件,以自身的条件可能为判断。
11,人是最愿意走捷径的,唯经验、教条,这东西害人呢。
12,以新旧划分,昨天都是错的,真相只有一个,假象无穷多。名人有示范效应,得活在楷模里。
13,这是个场的世界,有多少立场就有多少观点,主意。众生是立场的、利益的、好恶的、众生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出离立场的观点在立场的圈里是没有地方立足的。因为没有场可以让你立。
14,因果律是镜子、辨别、证明的逻辑和实践的镜子。
15,市场经济是丛林法则,当社会矛盾演化到谁都过不踏实的时候,生产秩序和生产力要求就会催生与之相适应的新规则,就是以国家意志对市场经济和社会分配有所干预,有所调控的社会机制。丛林法则的原动力是人,遏制了人都原动力,经济就没有活力。
16,人最难做到的实事求是,妄念、贪念、杂念一大堆。见路不走是解决实事求是的可操作性问题,实事求是的态度、观念、思想,是一切正确认识和决策的基础。如果方向错了,手伸得再长,也摸不到正确。
17,人家的内在因果不是你从外表看一眼就具备的。有效与否是唯一的取舍标准。
18,奢华之所以奢华,是因为大众部可及。如取规模效应,则必须大众可及。普天下的规模效应无不安住于规模消费集群,这是规模效应的因果律。
19,因缺有需。
20,社会能量的因果链。
21,大大多数人的价值观都是在舆论引导下完成的,大众不可能个个都具备独立、精透的辨别能力。
22,当你一动就有损失的时候,不动就是最大效益。
23,有人是属豹子的,吃饱了就歇着,有人是属鸡的,你把他扔到粮仓里它还是没完没了的刨。
24,宗教是管心理支撑的,佛法是管认知实相的。人活着就是不断寻找心理支撑的过程。
25,公司是做生意的,不是让你拿去学习榜样的。经验是工具,不是目的。
26,创新并不是执着于新旧,而是要善于发现和创造更符合实际的方法。市场条件在变,必然要求决策和管理相适应,其本质是更适应条件和更符合需求。知识包括了定律和经验。
27,你的意志能体现什么?是你的好恶和认知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