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关于陈丹青老师和贾樟柯导演之前的采访,其中陈丹青老师谈到了自我救赎,大概是这样说的:
现代年轻人可以被什么拯救?
年轻人为什么要被“什么”拯救?为什么要被别的东西拯救?真正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本身。
陈丹青用绘画救自己,贾樟柯用一帧一帧的画面救自己,这是他们和街头男孩的区别。
看到这个采访让我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安全感”这件事。
大多数需要被“治愈”的人都是缺乏安全感的人,他们在缺乏当中去寻找爱,去寻找信仰,去寻找寄托。有的深陷在虚拟世界里无法自拔,有的完全依赖另一半的陪伴和爱护,有的则是在寻找爱的路上不断奔波。
但为什么要向外求安全感呢?
佛法说虚空非是暂有,亦非暂无。虚空本身就是虚空的,只有圆觉妙心才是真实。而圆觉妙心也不在身外,就是那颗断除无明、虚妄的心。
既然求得真实才能找到安全感,才能拯救自己,所以只需要求自己的圆觉妙心即可,不论是寄托还是信仰,无非都是寻求自己圆觉妙心的途径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