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寺相传始建于东晋义熙年间,初名大空,历经梁、隋等朝代的不断扩建、培修,渐具规模。唐武则天称帝时有沙门法明等10人,进《大云经疏》,内称有一女身为佛之传世,当代唐为天子,今神皇是也。武后大悦,令将此经颁行天下,并于天授元年(690年)十月二十九日,诏令天下诸州各置大云寺一所。翌年,大空即易名为大云寺,供有以她新造的年、月、日等字表示时间的石刻铭文佛像。神龙元年(705年)武后病卧,其子中宗宣布复位,再造唐室后,命各地造中兴寺为国行道,大云寺遂改为中兴寺。到神龙三年忌用中兴一语,又诏告天下,把以前诸州所立的中兴寺,一律改为龙兴寺。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再度宣布“敕天下诸郡立龙兴、开元二寺”,彭州龙兴寺之名,从此确定下来。
唐武宗时,因全国约5万所寺院,僧侣太多,皆不纳税,且需寄食于人,实经济上一大损失,乃于会昌五年(845年)七月下诏,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灭佛政策,限期拆毁寺庙,强令僧尼还俗,派出四个御史,分行天下督察,彭州龙兴寺在劫难逃,一时“废为闲地,僧峨巾像示灭,钟声绝耳,楼台为薪”。次年三月武宗卒,宣宗李忱五月继位,立即恢复对佛教的崇信,于大中元年(847年)五月下令复佛,每州造两寺,各地“斤斧之声不绝”。龙兴寺也由预知禅师主持重建,殿宇、寺墙均一一修复,装塑金身佛像,绘制天堂、地狱的壁画,为世人善恶的“箴规”,还创建浮屠(佛塔),利用汉魏六朝几何纹墓砖和隋代宝相花纹砖垒砌成巧夺天工的密檐式17级、高41.5米的方形砖塔,并以南朝梁武帝大同年间檐马、朱雀衔铃等遗物装饰塔身,还把“会昌法难”中被砸的大小不等、服饰华丽、雕刻精美、形象逼真的数十躯(合)石刻造像,置于塔基下面长宽各2.6米,深3米的正方形地窖中。寺塔同建,共同起到“弘扬佛法”的作用。时彭州刺史陈会专门为此撰有《彭州九陇县再建龙兴寺碑》,以纪其事,载入史籍。
北宋时有寺僧平润常讲《圆觉经》,龙兴寺一度称为圆觉禅院,其徒保聪请文学家苏洵撰有《彭州圆觉禅院记》。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僧智润进行重修,锦城张贲撰有记事碑立于塔旁。明末战乱,寺庙受到破坏。清初兴建后,到道光时,龙兴寺已庑序倾圮,林木萧疏。同治初,县令傅培梅始新建大殿5间,两序24间,钟鼓楼2座,培修天王殿3间,新筑照墙、围垣100余丈,山门2间,并补修塔座。
龙兴寺千百年来历经沧桑,几度兴衰,先后五易其名,到20世纪40年代,共占地80余亩,地域宏敞,规模宽广,僧众100余人。主体建筑为天王、大佛、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四重,均排列在南北向中轴线上,布局规整,风格古朴,加上客堂、祖堂、戒堂、方丈室、僧房、五观堂等共150余间,是一组完整的佛寺建筑群。各殿堂房舍之间均有走廊连接,遮阳蔽雨,庄重美观,精巧实用,是川西平原上一座“十方丛林“,开期传戒的大寺,素称”七佛圣地“,享誉西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