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战功的价值

战功的价值

作者: 排头兵小李 | 来源:发表于2019-02-28 23:38 被阅读0次

    1.说一个悲情人物:李广

    李广是一名名将,而且威名远播。“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匈奴都怕他。可这么一个厉害人物,为什么一生不得封侯呢?

    就像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感慨一样,“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李广的确是时运不济,命运多舛,但到底是怎样的时运不济呢?

    汉承秦制,自秦朝商鞅变法以来,在军队中实行“上首功”政策,即依靠斩获首级的多少,来记功授爵。这个政策对于战争的征服者来说,战士们十分卖命用力。

    可是到了西汉,尤其是初期安定之后,越来越不受用。刘邦自白马之围以来,一直对匈奴实行防御策略。而之后继位的文景二帝,在全国实行修养生息政策,尽量减少对外冲突。既然没有进攻带来的杀敌显功,李广即使防御的再好,能够数次不让匈奴翻过阴山,也没有功勋来封侯。

    到了武帝时期,对外政策转向,开始打算消灭匈奴势力了,李广确实也得到重用。奈何,他的威名最甚,派出的五路大军,匈奴打他最狠,结果全军覆灭,自己还被俘虏。有时候,能力很强,但用错了时机,失败的最惨。

    后来,李广得不到重用,卫青、霍去病这样的皇帝外戚首先得到提拔,成为冉冉升起的战场新星。在这样硬碰硬的攻坚战中,能力非常重要。卫青、霍去病展现了优秀的指挥才能,结果也证明是合格的统帅。之后,匈奴主力被灭,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即使像贰师将军李广利这样的庸才,也能毫不费力的欺负匈奴,授功封侯。有时候,不得不感叹,形势比人强,把握了机会,轻易就能成功。如果李广活过来,不知道会不会再气死?

    2.如果赶上了时代,又能得到充足的信任,是不是一定有机会呢?再谈一个悲情人物,赵云。

    乱世出英雄,赵云是英雄,但相比其他将领,他的光芒似乎暗淡了一些,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功勋。可是他最早追溯刘备,东征西讨,三进三出,救刘禅于危难之际,深得蜀国两代主君信任。在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为啥没有立下显赫功勋呢?

    同样命运的,还有曹军阵营的典韦,死后,曹操还为之大哭过。他们得到这样的遭遇,原因又是什么?

    在乱世,杀敌立功的机会很多,但前提是,你必须能够有机会独当一面。可是赵云太被信任,主君的安危需要保护,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他只能充当最有能力的保镖。是这种信任,束缚了他们飞翔的翅膀。

    皇帝身边的近卫,最接近权力中心的人,也是最被信任的人。历史会认可他们的重要性,会有展现自己的机会。

    在动乱时期,比如五代十国,有名的将领都是原先皇帝身边的近卫。他们常年征战,跟在皇帝身边的近卫们成长最快。比如最后黄袍加身的赵匡胤,他之前做过殿前都点检之职,此职位就是皇帝的保镖。他后来能够统一中原,建立宋朝,离不来在近卫时期学到的本事。

    而在和平年代,这些近卫们不仅有很好的上升台阶,而且权力极大。如果外放,也是提督、总兵,掌握一方军马。如果有点文化,甚至可以权倾朝野,比如清朝的乾隆年间的和珅,也是从近卫做起的,最终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3.其实,细细想来,他们这些人的遗憾,的确有时代的原因。但关键所在,还是评价战功价值的体系过于僵化。

    战争的目的有很多,并非只有进攻杀敌这一项。希特勒闪电战,快速推进,杀人如麻,但最终也难逃失败。在敦刻尔克,英法联军被打的溃不成军,但能够顺利撤退,就是最大的胜利。战争是残酷的,但能够像墨子劝阻楚王伐宋一样,阻止战争的发生,这难道不应该是更大的功德吗?

    至于那些因为信任而不被放手的人,他们的分工不同,战场职责不同,保护统帅的价值难道小于打赢一场战争吗?如果想变动位置,得到充分信任的他们,但凡有机会,价值也会被体现出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战功的价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nl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