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929224/9a9439ea08ce072c.jpeg)
时下,手机已成为国人不可或缺的必须品,甚至到了像生命离不开空气和水的程度。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29224/b4df43adb1c8a2c7.jpeg)
君不见,在吃饭桌间在办公室内在候车侯机大厅在购物广场甚至是走在车辆穿行的大街和曲折蜿蜒的小道上的人们,手里都把玩着心爱的无所不能的手机。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29224/1158f8ef3f27151f.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29224/02560e8b7ea71ca0.jpeg)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29224/5fa010b6e9ad950c.jpeg)
按照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手机受到人们如此衷爱和亲睐一定是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首先从功能上来看,最直接的意义是两种,一是工具二是玩具。人类就是在漫长的文明发展进程中,由于不断发明和利用新工具才有效地改变了生存条件并成了世间万物的主宰。与此同时,人类在发明工具的同时也发明了玩具。故名思义,工具和玩具具有不同的定义和功能,至少人们在使用过程中就赋予它们不同的要求。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等影响世界的工具,同时也发明了麻将、相棋等玩具。按理说,工具和玩具使用的范围时间人们是能够区分的,毕竞不是一个东西。社会的发展往往超乎人们的想象。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工具是工具玩具是玩具,但到了信息社会人们居然发明了一种叫手机的东西,它既是工具又是玩具。这下问题来了,当所有人在仍意时间仍意地点仍意场合甚至仍意状态下使用手机时,谁能说清楚他是在学习是在工作是在玩乐?特别是当无自控能力的青少年和自控能力差的成人拥有万能的智能手机时,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是可想而知的。我个人观点,手机的出现绝对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它可以深刻地改变和影响我们的生活;但是,如果对它的使用不作出规范任其泛滥,其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29224/eb0db6e6c1f3809b.jpeg)
我的这此想法是不是杞人忧天?但愿是。
去年我去了一趟日本。日本的文明发展水平是世界公认的,现代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使用并不比我们落后。但是,所见所闻却让人深思和难以置信。感觉日本人都不喜欢随身携带手机,在人群集中的地方很少有大面积长时间观看手机的现象。后寻问导游方知,日本对于使用互联网有着完善的规范,时至现今仍未完全开放互联网使用平台,做到开放使用与相应监管措施配套到位。同时,在道德层面也有广泛认知,他们认为,当众大声接听电话是不文明行为,当着亲人同事朋友看手机是不礼貌行为,当着服务对象看手机是漠视他人和不负责任行为。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29224/642e75e849acf622.jpeg)
中国人的习惯是先发展后规范,这就必然存在顾此失彼的问题。互联网发展我们是后来居上,网购和手机支付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但校园里迷恋游戏的瘾君子、社会上手不离机的低头族、办公室里的娱乐爱好者也在增加,这种现象如果长期缺少道德遣责和法律规范约束的压力,其负面效应必然放大。当学生离开手机不能解题,当干部没有手机写不出讲话稿,当教学科研人员离开手机找不到资料写不出论文,当家庭主妇离开手机就会无米之炊的时候,再想起道德和规范是不是有些晚了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29224/aab28a2d75d6e08d.jpg)
还是从我做起吧:首先,强化一个认知,手机是工具绝非玩具,当工具用可以提质增效,当玩具用也会玩物丧志。其次,宁丢手机不丢书藉,手机拥有海量信息,看它尤如观海,始终只看到掀起浪花的哪几条鱼,要知道大海的奇妙,唯有研读书籍!第三,自觉修养机德,文明接听电话,礼貌观看手机,注意使用场所,控制使用时间。
(图片选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