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网络中级五期梁艳分享2666天,2024.09.09
之前读《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导论》书,现在读《儿童与青少年焦点解决短期心理咨询》书,或许是同一作者的缘故,在写到做家庭咨询或成对咨询时,咨询师不做他们之间对错是非评判,最好是回到彼此的关系上。的确,不论是成对咨询还是家庭咨询,每个人能够来到咨询室,说明他们希望他们之间的关系能得以改善,至少现在的状况是他们不想要的,内心是抱有向好的期盼的。但习惯性思维会让来咨询室的人先诉说自己有多么地不容易,抱怨、指责他人的种种不是,试想在这样的氛围下往往很容易激化彼此间矛盾,如果咨询师陷在其中,则会让会谈变得毫无专业意义与价值,也与日常的劝慰、调和没有多大区别。若面对这样的情况,咨询师要充分发挥控制会谈方向的主动性,将会谈内容拉向彼此想要的理想结果上来,以便找到他们共同的愿望或方向或目标上。也可以事先约定当一方发言时,另一方要保持安静地倾听,即使有什么想澄清也要等对方讲完后再说。如果时间允许,双方也比较合作,也可以尝试在一方诉说/陈述完后,问另一方听到了什么,其背后可能的期待或正向面是什么,然后再问问刚刚说的人是这样吗?即如果双方的期待都能够被认真对待,接下来他们的生活可能会发生什么不同?即咨询师为双方提供一个可以完整表达自己心声的与需求机会,提供一个真正能被对方听见、看见、理解到的机会。这机会或场域是咨询室外很难有的。如果上面进行的比较顺畅,双方也都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做些努力,那么接下来可以让彼此提醒日常中要如何表达、如何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善意与好心,不再回到之前的沟通模式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