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在千机山看到过神仙。衣带飘飘,童颜鹤发,据说模样还挺俊。
但据在山里住了很多年的老和尚说,千机山没有神仙,只有他和脚下这座连佛像都没有的小破庙。噢对了,还有他捡来的小徒弟。
小徒弟模样乖巧,性子喜静。每日晨起昏定,打坐诵经,毫不含糊。
一日,老和尚问他,“徒儿,世间万古千禅,可想明白,你所参何种?”
小和尚不答,只是起身走到院子里一棵枯松前坐下,看着树上的一只蝉蛹便入了定。老和尚笑而不语,任由他去。
徒儿如此勤勉,当师父的却不见得。小徒弟就从未见过师父诵经打坐,便问,“师父,为何寺里无佛?”
老和尚指指天,指指地,又指指自己,说,“佛在心中。”
小徒弟又问,“为何师父总在扫地,地已无尘。”
老和尚答,“心中有尘。”
小徒弟把头一歪,“佛也蒙尘?”
老和尚看着那只蝉蛹,笑而不语。
慢慢的,小徒弟也没那么多问题了,他打坐越发认真,枯松下一坐就是一天。
终于,五年后,那只蝉蛹的背上出现了一条黑色的裂缝,开始蜕皮。
又五年后,蝉蛹的头伸了出来。
又七年后,蝉蛹露出了身体和褶皱的翅膀。
这时,这座小破庙第一次来了人。他裹着厚厚的披风,双手合十朝老和尚作礼。
老和尚回礼,问,“世间如何?”
来人答,“蠡殍盈野,浮屠尽灭。”
老和尚叹息一声,招来小徒弟,问道,“徒儿可知,佛在何处?”
小徒弟答,“佛在心中。”
老和尚摇头,“不,人间佛灭,佛在西天。”
小和尚望着天边,忽然跪下,说道,“徒儿愿往西天请佛。”
老和尚摸了摸他的头,眼中似有流光掠过,看向裹着披风的那人,唤了一声,“悟空。”
那人答了一声,“是。”便带着小徒弟走了。
山门在前,小徒弟穿着青灰僧服缓缓而行,只是出了寺庙,他每踏出一步,身形就长大一分,直到第九九八十一步,他忽然回过头来,朝着身后的山门问道:“你是谁?”
山门无应,老和尚微启唇舌,轻轻道,“我就是你啊。”
枯松上的那只蝉拍了拍翅膀缓缓飞起,盛光之下,泛着耀眼金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