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毒见)孩子,你不必宽容

(毒见)孩子,你不必宽容

作者: 三秋树5266 | 来源:发表于2017-03-23 12:05 被阅读37次

孩子世界的黑白不容小觑,却常常被我们忽略。

这是不对的。

不做一个有毒的家长,这是起点,也应该是常识。

一、让小人有多远滚多远

成长总是有烦恼的。

而且有些烦恼表面上看,太小孩儿。

上小学二年级的林林在晚饭时,吃着吃着居然哭了。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这天是星期一,他突然被老师叫去一顿批评。

起因是他的同桌向老师告状,说他值日时发现林林将班级的课外书放在了自己的座位里。

林林号啕着对妈妈说:“我们星期五是要求清空座位的,我记得很清楚,我桌子里什么都没有。”

于是,妈妈安慰他:“没关系的,可能是你记错了,或者是同桌记错了。很小的一件事,你不必放在心上的。男子汉,心胸宽广一些,好吗?宽容的人,才会交到更多的朋友。”

随后,妈妈又开了几个玩笑,林林终于破涕为笑。

妈妈以为这件事就此结束。

可是,一周后,林林再次在临睡前掉了眼泪:

今天,他的同桌中午在操场玩的时候自己擦破了腿,玩了一中午后,回到教室里哭着向老师告状说是林林特意把他推倒的。

“妈妈,他把脸都哭花了,活活把这事儿哭成了真的。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我。可是,真的真的不是我干的。”

妈妈自然又是百般抚慰,要他把心放大。

可是,两天后,林林被留校,原因是他拔了别班花坛里的花。而且,是他的同桌举报给值周生的。

这一次,林妈强烈要求彻查此事。对于林林不践踏花草这点自信,她还是有的。

调查显示,整个中午,林林一直在跟几个同学玩自编自导自演的“星球大战”。

别说没摘花,就是连花坛的边儿都不曾去过。

于是,老师叫来了林林同桌及其家长。

在老师和家长的批评下,他的同桌眼含着泪水对林林说:“对不起,请你原谅我,以后我们还是好朋友。”

林妈捅捅林林,他小声回答:“没关系。”

此情此景,可谓皆大欢喜。

大人也从中撮合:“对呀,对呀,两个男子汉握下手,以后还是好朋友。”

回家的路上,林林闷闷不乐,完全没有沉冤昭雪的痛快。

快到家门口时,终于鼓起勇气对妈妈说:“其实,我不想跟XX做朋友,我在内心里根本就没有原谅他。”

林妈依然劝他要学会大肚能容。

直到林妈在职场里处理了性质相同的事件,她突然在同事的身上看到了林林小同桌的影子,他们之间所差的,不过是年龄罢了。

她认真地回忆下来,自这位同事加入后,整个团队的气氛都变得骤然紧张而令人疲惫起来……

林妈突然意识到她一味让林林原谅的行为并不理智。

于是,当林林第四次向她投诉他的同桌时,她对林林说:“能离他多远就多远,永远不要跟这样的人做朋友,不给他伤害和诬陷你的机会。”

林林如释重负,自己去跟老师提出不再跟那个同学同桌。

据林妈说,林林再也没跟他的那个同学说过一句话,而之前类似的事件再也没有发生过,笑容重新回到了少年的脸上。

林妈深深检省:好多时候,大人们出于面子,要求孩子宽容大气,可是,对于精神体质极为相似的小人们来说,你的心胸越宽,对方的野蛮程度也就越甚,抓鼻子上脸的行为也就越甚嚣尘上。

你的原谅不可能换来改过自新,反而给了他一张继续伤害你的通行证——校园如斯,职场同理,我们的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

是的,小孩儿的世界里也有尔虞吾诈。

原来,好多大人的缺陷都发芽自童年。

那么,好吧,亲爱的孩子,面对诬陷,你不必原谅,让小人有多远滚多远。

二、少年的底线,就是这个社会的底线

小娃学校门口的超市新换了老板。

为了吸引孩子们的眼球,迎合他们的口味,超市里新进了很多花花绿绿的三无食品。

据小娃回来说:“电视曝光的辣条什么的就不说了,那个现在最流行的做成呲水枪的汽水有红色的、绿色的、紫色的,喝完后舌头都变色了,可是,小朋友们都争先恐后地去买。”

对于垃圾食品,小娃有过刻骨铭心的经历。

他曾经因为小区孩子吃而好奇,哭闹着要妈妈买给他吃。

妈妈决定给他买了,买完后,当着他的面将其咣地一声扔进小区的垃圾筒。

然后,再掀开垃圾筒盖,对着那一片狼藉和令人作呕的味道,告诉他:“这种食品跟垃圾筒里的东西是一样的,它唯一的去处就是垃圾筒。如果你想把自己的身体变成垃圾,那就把它捡出来吃吧。”

此招虽粗暴,却挺有效。

后来,小娃关于这个新开小超市的问题越来越多。

比如,同样的本子,家长去买就是五毛钱,可是,小朋友去就变成了一元;

比如,班里同学在那儿买的足球,第二天就踢开了线。找超市理论,却坚决不承认是在他们家买的……

小娃班里有一个孩子,对小超市新进的各种三无食品情有独钟,天天从家里偷着带钱去买。

小娃说:“他上课时总是请假去厕所,天天拉肚子,就是吃那些东西吃的。妈妈,我想投诉这家超市。”

才上小学四年级的小娃想得很周全,先上民意网反映问题,如果还不改的话,就给电视台和报社打电话。

娃妈这才开始留意起这家超市。

小娃所言不虚。

可是,娃妈却打听到另外一个消息:这个超市是由一位单亲妈妈带着21岁的儿子一起开的,儿子智力有缺陷。

娃妈把这件事告诉了小娃。

小娃说:“她儿子有残疾也不是她卖假货的理由啊。她卖那些东西把别人家的孩子,吃坏了怎么办?难道被吃坏了的孩子家长也继续去卖假货呀。”

这样的逻辑,说服了娃妈。

小娃自己上网反映问题,后来又找了媒体。

两个月后,超市被暂停营业,半年后才开门。

再开业时,小娃像个小监督员一样,天天去逛一圈。

这家超市终于开始守法经营了。

娃妈既欣慰,也惭愧:我尚不如一个孩子懂得守护——

有些善,是伪善。

有些原谅,就是纵容,是帮凶。

再看看那个正在看龙应台的《野火集》的小娃,娃妈开始懂得:他因我而来,但他终是这个社会的。

而少年的底线,就是这个社会的底线。

三、任何关系中,要敢于愤怒

家宝的学校为迎接区里的检查而排练大型团体操。

最后一天彩排时,站在家宝旁边的笑笑出了错。

体育老师当着全校师生的面,骂笑笑:“你是猪吗?”

再一次排练,笑笑再次出错,体育老师将笑笑从队伍里拎了出来,让她站在高高的讲台上。

一直到大家排练结束回到教室,笑笑还站在寒风呼啸的讲台上。

家宝那天送教具时路过体育组,听见那个老师在问笑笑的班主任:“你班那个像猪一样的女生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的?”

家宝班主任回答:“普通工人吧。没事儿,没啥大能耐,不会来找事儿的。”

从此,家宝就算跟这两位老师擦肩而过,也从不问好,视对方为空气。

他说:“他们根本不配当老师。我永远都不会原谅他们。”

家宝爸爸妈妈选择站在了孩子这一边。

他们说:再也不能像看电视那样,遇到少儿不宜的镜头就赶紧捂住他的眼睛。真实的生活里的那些丑与恶,是我们无法为他遮蔽,并且不应该去掩饰的。

在这个小小少年身上,我们重新看到了黑白分明,也开始重新认识嫉恶如仇跟心胸狭窄是两码事。

经常,会有大人们好心地说:“这孩子哪儿都好,就是太较真了。”

较真,不是一件坏事。

很多原则的破坏,都是妥协的结果。

心理学家武志红说:任何关系中,要敢于愤怒,保护好界限。

窃以为,这是自尊与尊重的起点。

所以,在鸡汤式宽容满天飞的时候,不妨对孩子说:“有些人,有些事,你不必宽容。”

以及,他们必将生活在一个比现在要好得多的美丽新世界。

相关文章

  • (毒见)孩子,你不必宽容

    孩子世界的黑白不容小觑,却常常被我们忽略。 这是不对的。 不做一个有毒的家长,这是起点,也应该是常识。 一、让小人...

  • 其实你不必那么宽容

    如果你给自己定下一个宽容的角色 那么,一旦有一天你发脾气了 不管原因是什么 全都会变成你的...

  • 女人,你不必……

    你不必贤惠 不必每天早早起身 不必为孩子做早饭、替丈夫理衣衫 你不必小心地关上窗 不必克制怒气强忍不吼孩子 不必出...

  • 随感

    一切都是意料之内,不必忧伤!这说明你不够爱自己,才有缝隙给苍蝇叮!狠狠地爱自己吧,对自己宽容,待他人亦宽容!

  • 2018-03-23

    不必像男孩子一般驰骋疆场,为国捐躯 却要做女孩子中最有才华最有思想最优雅的女人 爱,宽容,和平

  • 学会爱别人

    爱别人,就要尊重别人。只有尊重别人,你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爱别人,就要宽容别人。孩子,宽容也是一种美德。你的宽容...

  • 王烁30天认识训练营-13

    见: 宽容不是越多越好,它有个悖论:过于宽容的话,宽容会消失。哲学家波普尔说,如果连不宽容都宽容,如果在不宽容攻击...

  • Dr.魏专栏《宽容孩子的“磨蹭”》之见感思行

    文丨《Dr.魏的家庭教育宝典》-宽容孩子的“磨蹭” 见: 身为成年人,你觉得怎样做事才算不磨蹭?一般来说,你可能希...

  •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5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5 一区分宽容和过分纵容 1.什么是宽容?什么是过分纵容?宽容就是接受孩子的孩子气的一种态度。宽...

  • 宽容

    说到宽容一词,大家可能都嗤之以鼻,都会说我很宽容,呵呵。说这话的同时,你可以扪心自问对于孩子,你够宽容吗。 记得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毒见)孩子,你不必宽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luz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