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会,科组长马老师跟我们说,作为年轻教师,应该养成记录的习惯,即便是三言两语,若干年后,当我们回头翻看,也是一种收获,说不定还会从中得到顿悟,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在教学等方面的能力。
听到这番话,心里深以为然。曾经我也是一个每天坚持记录的手帐er,只不过现在工作忙了,大脑懒了,很久都没有记录了。尽管现在复习,时间特别的紧张,但还是想抽出一点时间,记录一下我平凡而充实的日常教学生活。话不多说,就从里今天开始吧!
这学期以来,不知怎么的,总是忍不住地对学生发脾气,发完脾气我又很后悔。上个周末,我好好反思了一下。为什么我会发脾气,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学生没有达到我的反复强调的要求。所以我选择了大声呵斥、严厉批评的方式试图让他们变得听话。确实,在我的威逼下,学生坐好了,也不讲话了,但我却发现我与学生的距离越来越远了。他们不再跟我亲近,也不再跟我分享开心和难过,甚至,开始讨厌上语文课。面对这样的师生关系,说实在的我心里是有点失落的。意识到问题之后,我决定从这个星期开始,做一些改变。
今天一来到教室,我就像一年级那样,站在教室门口,用笑脸迎接每个孩子的到来,跟他们亲切的打招呼。第一节班会课,我给孩子们面对面进行了真诚的谈心,也当着他们的面进行了自我反思与批评。我跟他们约定好,以后尽量不发脾气,不大声呵斥他们。下次当他们犯错误时,我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们就要立马意识到是我在友善地提醒他们。我还给他们打了一个比方,如果他们总是跟家长说,周末想去动物园看看,可家长总是不听他们的想法,他们心里肯定很生气很失望。那老师也是一样的,总是给学生提要求,如果学生一直做不好,老师会怎么样呢?孩子们都很有同理心,大声答:生气!说完罗迪夫又举手说:“我们要换位思考”。惊讶之余,想想确实是这样呀,何止是学生,老师也要换位思考呀!站在学生的角度,他们其实还只是7、8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犯错误是正常的,调皮捣蛋也是正常的。我要求他们做到整齐划一的听话、懂事、认真,这未免真的有点太理想主义了。
这样一想,其实舒服多了。对于学生的犯错也更加释怀了,是呀,谁没有犯过错呢?我小时候不是也经常犯错误吗?
网友评论